北城二千 作品

第三百一十六章 烏斯藏都指揮使


 “生了!生了!”

 “是皇孫!”

 七月十八,伴隨著嬰兒的啼哭聲與女醫官的激動叫嚷聲,身處前寢宮外坐著的朱高煦、徐皇后先後起身。

 不多時,一名女官便走了出來,笑臉盈盈的對朱高煦、徐皇后作揖:

 “殿下,太子妃母子平安。”

 “好!”聽到這話,朱高煦也鬆了一口氣,旁邊的徐皇后瞧著他不免笑著提醒道:“眼下應該先去看看琰兒。”

 “是,不是母親提醒,我還未反應過來。”朱高煦吸了一口氣,把笑臉擺上後走入前寢宮中。

 同時,徐皇后也跟著他走進宮中,顯然也關心郭琰的身體如何。

 二人走進了前寢宮裡,見到了躺在床上面色蒼白的郭琰,旁邊還有一盆盆血水。

 胎盤與臍帶等東西已經被人清理好,因此郭琰除了臉色蒼白外,整個寢宮裡看不出一點生產過的痕跡。

 吉林的女醫官們無疑是很專業的,而朱高煦也坐在了地上,握住了郭琰的手,溫聲道:“感覺如何,有沒有哪裡不舒服的?”

 “沒有……勞殿下與孃親關心了。”郭琰搖搖頭,雖然在否認,可朱高煦與徐皇后都能看出她的虛弱。

 “放心,吉林的女醫官們說你和孩子都沒事,你好好養身體,這幾日我會在前寢宮陪你。”

 朱高煦安慰著郭琰,旁邊的徐皇后也剛想開口寬慰,卻聽到外面傳來了嘈雜聲。

 “哪呢?!俺的孫子在哪?!”

 朱棣的聲音從寢宮外傳來,徐皇后聞聲只能無奈道:“又是這樣,當初你大嫂生瞻基的時候他就這樣,現在還是這樣,我出去說說他。”

 徐皇后說罷走出了寢宮,很快寢宮外的聲音也變小了起來。

 朱高煦笑了笑,看向郭琰安慰道:“生了個皇子。”

 “臣妾剛才聽到了,剛才也看到了。”郭琰勉強擠出笑容,隨後卻突然道:“就是覺得這孩子剛出生像個小老頭,沒殿下那麼英武。”

 “小孩嘛,剛出生都這樣的。”朱高煦笑著開口,隨後便聽到了腳步聲。

 他往寢宮門口看向,便見到朱棣彆扭的戴著口罩,抱著還在襁褓之中的嬰兒走了進來。

 不止是他,就連徐皇后和所有女官都被要求戴上了口罩。

 孩子送到跟前之前,女官也拿來了兩個口罩給朱高煦和郭琰戴上。

 這個時代沒有抗生素,一個小小的感冒就有可能讓這個來之不易的孩子夭折,因此在嬰兒出生後的兩個月內需要格外保護,等身體強壯些後,才能接觸外界的事物。

 “俺為什麼也要戴這東西?”

 朱棣抱著自己的乖孫,很想把口罩拉下來,可還是在徐皇后的眼神下放棄了那些小動作。

 朱高煦與郭琰戴好了口罩,這時朱高煦才見到了自己兩世為人的第一個孩子。

 額……怎麼說呢,雖然有郭琰的提醒,可朱高煦卻沒想到這孩子能這麼“醜”。

 滿臉的褶子不提,紫紅的膚色加上腫脹的雙眼,就好像個紫皮悲傷蛙。

 “高煦,這孩子七斤四兩,倒是比你要輕些。”

 徐皇后還在笑,朱棣也逗著自家孫子,郭琰幸福看著,唯有朱高煦有些發懵。

 什麼激動、高興之類的情緒已經過去,當他抱到這個孩子的時候,他腦中並沒有什麼特殊的感覺,就感覺像抱了一個陌生孩子一樣。

 “我真當爹了?”朱高煦不由自問,整個人還有點楞。

 好在朱棣喜歡這孫子,看朱高煦不會抱,連忙從他懷裡接過:“自己兒子都不會抱,還是得看俺。”

 朱棣說著,就要抱著孫子玩,結果看到徐皇后的表情,立馬就收斂了起來。

 “給琰兒看看吧。”徐皇后注意力一直在郭琰身上,因此從朱棣懷裡“搶走”了孫子,抱著湊到了郭琰面前。

 郭琰看著自己生出來的兒子,與朱高煦的感受大差不多。

 看了一會兒,旁邊的女醫官這才小心翼翼開口道:“陛下、殿下,是否要為皇孫取名?”

 “俺早就想好了,就叫朱瞻壑,誰都不準改!”

 一聽到取名,朱棣立馬就說出了自己為大孫子取好的名字,不過他看了看四周,卻發現眾人都沒表態,只有他一人激動。

 “既然如此,那奴婢就先帶皇孫去育嬰室了。”

 見取好名字,女醫官們也上前準備接過朱瞻壑(hè),徐皇后將他交到了女醫官們手中,跟著朱高煦一起關注起郭琰,只有朱棣一個人眼巴巴的看著自家孫子被人給抱走,心裡難受。

 “好了,既然母子平安,那我與你父親就先走了,你好好陪陪琰兒。”

 “爹孃慢走……”

 看著郭琰沒事,徐皇后也放下了心來,朱高煦起身作揖回禮,然後便見徐皇后帶著不捨孫子的朱棣離開了寢宮。

 待他們離開後,朱高煦這才繼續坐在床邊,摸著郭琰的手,不知道該說什麼。


 憋了半天,他才憋了一句:“孩子挺好。”

 “嗯……”郭琰也有些尷尬,她自己都不知道怎麼對待那孩子,只能跟著說一句:“臣妾現在都不敢相信自己生了一個人。”

 “我也是。”朱高煦尷尬附和,卻在與郭琰對視時忍不住笑了出來,郭琰也跟著笑了出來。

 郭琰是個才女,因此笑完之後好奇詢問起了朱高煦一些事情。

 他看過朱高煦所寫的《地理與生物》,自然瞭解基本的生物知識,不過其中內容很多她不是很理解,所以便趁著這個尷尬的時候與朱高煦談論起了這些東西。

 說起這些東西,朱高煦便來了精神,講的頭頭是道。

 兩夫妻很快就沉浸在了話題中,將剛才所生的兒子給忘得一乾二淨。

 倒是相比較心寬的他們,整個京城都關注著此時東宮的一舉一動。

 由於東宮的宮人都是朱高煦從渤海帶來的,因此外面的人很難獲知裡面的情報,直到第二日朱棣親自前往宗廟為朱瞻壑填寫名字,在京的勳臣官員才知道了東宮有了小主人。

 “好啊!好啊!”

 武定侯府內,如今沒了官職的郭鏞來回渡步,心裡為自家侄女生出皇孫而高興不已。

 在他對面,身為遼王府長史,郭英次子的郭銘則是皺眉提醒道:“別太得意忘形。”

 “怎麼能不得意啊?”郭鏞聞言停下腳步,走到郭銘面前激動道:“二哥,琰兒生了皇孫,嫡長皇孫!”

 “生什麼也與你沒關係,別打著琰兒的名頭收受禮品賄賂。”郭銘提醒著,郭鏞自然也清楚,他輕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