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 作品

第二百九十五章 改封諸藩


 “噼裡啪啦……”

 九月初,在鞭炮齊鳴中,坐落在南京外城觀音山下,佔地一千四百餘畝的大明國防大學成功開辦。

 首屆入學的武官子弟多達一萬四千餘人,但他們之中大多都不情願入學,如果不是畢業牽扯著他們是否能承襲官職,恐怕主動報名的人連四千人這個零頭都湊不齊。

 “老實說,我不看好你這個所謂的大學。”

 由混凝土修建的大學校門門口,站在一處由生鐵混凝土澆築而成石碑下,郭英憂心忡忡的說出了這句話。

 在他身旁,一身太子常服的朱高煦揹負雙手,看著那群苦大仇深的學子走進大學。

 他嘴角掛著一抹笑意,讓郭英摸不透他在想什麼。

 他只能順著朱高煦的目光去看向那群學子,隨後嘆氣道:

 “武官子弟承襲本來就困難,你現在又弄了這個大學,要他們就讀五年,並且還要考核。”

 “你編的課表我看過了,四年學習,一年軍隊基層實習,這東西很不錯,但不適合這群武官子弟。”

 “他們本來大多都二十幾了,若是再來你這裡學習五年,那就三十多才能承襲父職。”

 “加上你設置的難度太大,我估計這一萬四千人頂多能有兩千人通過你設置的這五年學習。”

 “你此舉,無疑得罪了絕大部分的武官……”

 郭英苦口婆心的勸諫朱高煦,他這個人就是這樣,決定站隊誰,就儘自己的能力幫忙,只可惜當初的朱允炆不聽,不然靖難也不會結束的那麼快。

 對於朱高煦的所作所為,他十分擔憂:“你下西洋得罪了江南的這群文人,這些時日江南有不少文人私下非議你,現在又得罪這群武官,再加上……”

 郭英說著說著看向了國防大學那高達三丈的混凝土大門,在那裡站著五軍都督府的都督們,也站著朱棣,更站著都留在京城的所有藩王。

 藩王們之所以出現在這裡,是因為想要從朱棣口中得知自己什麼時候可以返回封地。

 “他們?”

 朱高煦順著郭英的目光看向了諸藩,一直隱晦看向這邊的許多藩王撤回了目光。

 “今日一早,諸藩不知道從哪裡得來了消息,說是你準備改封諸藩。”

 “你與我說說,這件事是不是真的?”

 郭英緊張的看著朱高煦,朱高煦卻沒有遮掩,直接頷首:“我確實是這麼想的,但父親不願意。”

 “你……”郭英一時間居然不知道該怎麼說朱高煦了,他不懂朱高煦為什麼要樹立那麼多的敵人。

 “這件事嶽祖父不用擔心,您好好在大學裡當您的院長便是。”

 朱高煦安撫了一聲郭英,隨後便笑著抬了抬下巴:“學子都進入學校了,您也該進去了。”

 “你……你自己好自為之吧,武官那邊我能幫你,但其它的只能靠你自己了。”

 嘆了一聲氣,郭英轉身走向了大學的方向。

 瞧著他離開的背影,朱高煦的笑容也漸漸隱沒,最後只剩下一張冷臉。

 亦失哈出現在了他的身後,聽到腳步聲的他便冷聲開口:“去問問胡綸,事情查清楚沒有,到底是誰傳出的這消息。”

 “是!”

 亦失哈臉色也不好看,他們也是今早才從胡綸那裡得知的這件事,並且胡綸已經在查案了。

 不止是他們,就連朱棣也在查這件事,不過為了安撫諸藩,朱棣依舊錶現平常,好似事情沒有發生一般。

 “陛下,不知臣弟什麼時候可以返回開封……”

 看著關閉的大學鐵門,周王朱橚小心翼翼的詢問起了朱棣。

 朱棣聞言臉上依舊憨厚笑著:“老五是覺得南京不舒服?”

 “不不不……”朱橚連忙否認,並解釋道:“臣弟只是忙著回去照顧花草果樹罷了。”

 “那就多待些時日,反正周王府的那些農學儒生在幫你照顧。”朱棣拉起朱橚的手,和善的拍了拍。

 朱橚見狀,便也不敢繼續詢問下去。

 諸藩見朱橚都得不到答案,紛紛露出失望和擔憂的神色。

 見此情況,朱棣只覺得胸中有火焰在燃燒,但自己卻依舊得偽裝表情。

 掃視了眾人一眼,他緩緩收起笑臉:“既然兄弟們都在,那今日俺便把事情與你們說開吧。”

 諸藩改封這件事已經困擾了朱棣近一年,眼看有人想要利用這件事來作妖,他便準備將計就計,直接把這件事定下來。

 不等諸藩反應,朱棣便轉頭看向了王彥:“去召太子、漢王和趙王前往雞鳴寺,俺們一家子在那邊議事。”

 “奴婢領諭……”王彥心裡一緊,隨後便前去傳消息了。

 不多時,忐忑的諸藩便紛紛乘上象輅,跟隨朱棣的大輅,向著內城踏上返程。

 一個時辰過去,他們進入了內城,並抵達了雞鳴寺。

 得了朱棣的授意,王彥早就派人將雞鳴寺團團包圍,以此保護天子與

諸藩的安全。

 在朱棣的召集下,不管成年不成年,所有在京藩王都抵達了雞鳴寺,而雞鳴寺的佛堂也被姚廣孝準備好。

 很快,朱棣與朱高煦先後走了進去,朱棣先坐下後,朱高煦站在他的身旁。

 不多時,除了在外的秦、晉、楚、慶、蜀、寧等六王沒有到,其餘十七位在京藩王走了進來,其中有的是朱元璋的兒子,也有朱元璋的孫子。

 當然,在這其中還有朱文正的孫子,如今的靖江郡王朱贊儀。

 整整十七位藩王入座佛堂,除了朱高熾和朱高燧以外,其餘人都小心翼翼。

 “老二,當著這麼多叔叔兄弟的面,你老老實實將你的想法說出來,不行的俺們再討論。”

 眾人落座後,朱棣便讓朱高煦直接把改封諸王的事情說出。

 朱棣敢這麼做,是因為現在的諸藩完全就是案板上的魚肉。

 在寧王站隊朱高煦的情況下,天下只有五王擁有兵權,且加起來兵馬數量只有六萬。

 這樣的局面下,朱棣開誠佈公的與諸藩交流,反而彰顯了他的誠意,並且也表示了自己對朱高煦的支持。

 有了朱棣的支持,那朱高煦就能對這些叔叔兄弟好好談談了。

 他走上前一步,由於身材高大且氣質兇悍,諸藩都心虛的低下了頭,哪怕是朱高熾和朱高燧也目光躲避著,儘量不與朱高煦對視。

 “諸位叔叔,王兄王弟,高煦先對你們作揖道個歉……”

 朱高煦與眾人作揖道歉,朱橚見狀連忙起身要扶他:“殿下,您這使不得使不得。”

 順著朱橚的攙扶而起身,朱高煦便開口道:

 “朝廷要削藩,這是無可奈何的事情,也是為了諸位叔叔、兄弟日後做打算。”

 “不過朝廷的削藩,肯定是在保障諸位叔叔兄弟富貴的前提下進行的,而不是要對諸位叔叔兄弟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