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 作品

第二百七十四章 貓哭耗子


 “大兄何故啊!!!”

 東華門甬道內,當朱高煦一邊哭嚎,一邊策馬狂奔的時候,跟在他身後的孟章、塔失等人一臉懵。

 “殿下怎麼了?和那皇帝關係那麼好嗎?”

 塔失看向孟章,孟章也覺得有些頭疼,但還是解釋:“總得裝裝樣子。”

 “現在笑的最開心的估計就是殿下了。”徐晟開口,但被孟章瞪了一眼,連忙閉嘴。

 眾人剛進朝陽門不久,還沒抵達東華門,結果就聽到了朱允炆**於乾清宮的消息。

 得知消息的他立馬人衝入東華門,但見沿路沒有守軍,還有宮女太監試圖帶著宮中寶物出逃,他立馬下令封鎖宮城,自己一路哭嚎著向乾清宮門而去。

 數百騎兵跟隨他在這皇宮之中馳騁,最後抵達了還在冒著火煙,但是看模樣已經被熄滅火焰的乾清宮門外。

 “大兄可救出?”

 朱高煦翻身下馬,看著跪在地上的一眾太監,那群太監聞言紛紛啜泣:“陛下已經……”

 “大兄啊!!”

 朱高煦聞言便哭嚎起來,同時連忙踢翻兩個太監:“還不去尋找棺槨收斂,怎可讓大兄天子之軀躺在廢墟之中?”

 “奴婢這就去,這就去!”

 幾名太監這才反應過來,連忙去几筵殿準備棺槨,同時帶人將乾清宮內的屍體都運了出來。

 一共有三具,幾乎已經被燒得認不出模樣。

 好在朱高煦跟著吉林城的軍醫們看過不少屍體,而且從屍體上殘存的不少服飾花紋來看,應該是朱允炆和他的皇后。

 不過還有一具是誰,他就不是很清楚了。

 “此乃掌印太監李權。”

 一名太監眼見朱高煦不認識,連忙為其解釋,而朱高煦聽後卻有些牙疼,但還是哭嚎道:“我那侄兒呢?”

 朱允炆有一個虛五歲的娃娃朱文奎,朱高煦更在意他的去處。

 “陛下**前,將太子託付給太后了,如今正在仁壽宮,可要將太后與太子請來?”

 太監獻媚開口,朱高煦卻皺眉呵斥:“不必,好生看管,不要讓他們出了岔子。”

 朱高煦可不想這群人自作聰明把呂氏和朱文奎給弄死了,然後安插罪名在自己頭上。

 自己可是一身白衣,十分乾淨,明明是朱允炆自己**的,可不是自己逼他的。

 “奴婢領命……”

 太監應下,朱高煦聞言也頷首道:“今日起你負責宮城的事情,依舊按照洪武舊制,但凡我聽到你為非作歹……”

 “奴婢不敢!”太監連忙開口,朱高煦也瞥了他一眼,然後轉身看向孟章、徐晟等人。

 “所有弟兄接手在京城防,我暫居外城大教場。”

 “此外,孟章你寫一份《佞臣冊》,將蠱惑我大兄,害我家人相殘的佞臣都抓起來。”

 “派人去請原戶部尚書鬱新暫理朝政,工部右侍郎黃福拔擢為工部尚書,戶部左侍郎夏原吉為吏部尚書。”

 “責令在京兵馬盡數放下兵器投降,令江淮盛庸、平安、俞通淵、吳高、李堅等人盡數交出兵權,進京聽任。”

 “再令曹國公李景隆交出兵權給亦失哈,與安陸侯吳傑、都督徐凱南下進京。”

 “最後,派人請我爹南下……”

 “是!”孟章愣了愣,但還是作揖應了下來。

 見他應下,朱高煦也轉身上了馬,不再看朱允炆的屍體。

 他可不認為朱允炆能搞出什麼假死的戲碼,尤其是讓自己皇后和別人一起假死,留下自己孃親和兒子給自己。

 天下已經安定,現在的他就是等著自家老爹南下把髒水接下。

 至於這內城,自己可不能這麼待下去,還是去外城大教場安全些。

 思緒間,朱高煦已經帶人出走宮城,往南邊大教場趕去。

 同時,各城守將聽聞皇帝**,紛紛棄了兵器投降。

 黃子澄、齊泰等人被抓時正在組織鄉勇,倒是方孝孺、暴昭等人被抓時一個個的都在府邸裡蹲著。

 對於這群人,朱高煦也懶得見他們,反正讓孟章抓人封府,除了日常吃食和柴火滿足外,基本都被圈禁起來。

 京城四日的亂象,僅僅一日便被渤海軍維持回了原貌。

 有朱高煦三申五令在先,哪怕是沒有什麼文化的女真八衛也不敢亂來,只是按照孟章的吩咐抓捕建文期間以“舉薦制”登上廟堂的文官,以及他們牽扯出來的其它官員。

 在京武官兩千四百餘人,文官三千六百餘人,基本有三分之一全部遭到牽連。

 此外,經過渤海軍三申五令,卻還敢抬升物價的商賈也被盡數抄家懲辦,試圖從宮城偷盜物品出宮的太監全部杖斃,宮女被扣留教坊司,京城十二樓(官妓)被勒令閉樓。

 一時間,整個京城恢復了祥和,上游被楊展堵截的大批河柴也通過秦淮河運至京城內,以正常市價出售。

 第一日百姓們還人人自危,但隨

著第二日開始,眼看渤海軍沒有找平民的麻煩,居住的地方也都是城牆箭樓或者街道的帳篷後,百姓們也開始大膽的繼續自己的營生。

 “府庫確實充裕,仗打成這樣也難怪憋屈。”

 大教場,熟悉的院子內。

 當朱高煦把手中文冊丟到面前的桌上,在他面前已經擺好了上百本文冊,並且都已經被他翻閱。

 站在他跟前,孟章、楊展、崔均、徐晟、陳昶、塔失等人等待他訓話。

 朱高煦知道,爵位什麼的可以等等,但賞賜絕對得發,渤海軍這一路南下基本很少拿到賞賜,但朱高煦都記下了。

 “孟章,我差弟兄們多少東西了?”

 “回殿下……”孟章汗顏走出來,連忙作揖道:“賞田大約八十七萬六千畝,賞錢八十六萬餘貫,糧食四十六萬石,此外還有弟兄們的撫卹田八萬九千餘畝,撫卹口糧四萬六千二百石。”

 “倒是不多。”朱高煦聽到這串數據,倒是財大氣粗的表示不多。

 現在的他可以說發了橫財,朱允炆留給了他在京儲糧七百餘萬石,西南銅錢二百六十四萬貫,還有各類布匹和雜物,以及十幾萬套甲冑和兵器。

 就這些東西的價值折色起來,起碼也價值八九百萬貫,而這還只是京城一個城池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