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 作品

第二百六十二章 馳騁淮南


 清晨、在朱允炆與群臣討論的同時,經過一夜休息,朱高煦算是養足了精神。

 隨著他走出屋舍,街道上充斥著許多兵卒。

 渤海四萬兩千兵馬,已經有三萬渡過了黃淮水道。

 先渡河的兵卒已經穿戴甲冑防守,後渡河的兵卒則是沿街蓋著氈子休息。

 渡口的房屋有限,並不是所有兵卒都能進入房屋休息,不過從房屋休息起身的兵卒,會叫醒沿街睡覺的兵卒進屋休息。

 每間房屋,至少擠著十幾二十人。

 朱高煦休息的很好,因此簡單吃過了些軍糧煮沸的稀粥後,他便一直在一個無主的茶棚下坐等大軍全部渡河。

 他預先設想的是要在雲梯關耽擱兩天,從現在的情況來看,趕在黃昏前讓全軍渡河應該不是問題。

 “殿下,您醒了?”

 孟章帶著趙牧、塔失等人從街道遠處走來,在見到坐在茶棚下的朱高煦後,他們連忙小跑過來。

 “正午前,剩下的能渡過河嗎?”

 朱高煦直奔主題,孟章卻搖頭:“起碼要到黃昏,我們手中渡船不夠。”

 “嗯……”朱高煦頷首,而後又問:“朱成功、崔均他們在何處?”

 “按照您昨夜休息前的吩咐,他們在海上休息,留了一艘船在雲梯關的渡口等您消息。”

 “好,我先想想……”

 得到答案,朱高煦開始思考如何渡過長江。

 從**到東海,數千里長江水道成為隔絕南北的天險,哪怕到了二戰時期,控制長江上游的勢力,依舊能給下游造成不小的麻煩。

 二戰之後的渡江戰役,明明南方已經無法組織戰略性的有效防禦,可依舊帶給了渡江大軍不小的傷亡。

 鴉片戰爭時,如果不是清廷不重視,連英軍艦隊探查長江水文都不加阻止,那英軍也不會那麼輕易的就能拿下鎮江,停泊南京。

 相比較之下,朱元璋的眼光就比較長遠。

 老朱由北向南的三重防禦體系朱高煦自己很瞭解,對於老朱佈置的長江防線,他更是無比清楚。

 興許是當年李察罕帶給老朱的壓力太大,因此在構築長江防線時,老朱對江北始終是留了一手。

 首先在江北之地,能獨自建造超過一千料大船的船廠很少,老朱幾乎將善於製造千料船隻以上的工匠,全部遷徙到了江南。

 因此,就造船業來說,江北完全造不出能與江南比擬的戰船。

 此外,老朱還在長江南岸和長江之中的沙州修築炮臺,合計三十六島,七十九處。

 最後,在城池修建上,雖然京城的外城郭是夯土城牆,只在城門處修建了夯土包磚的城牆,可內城卻是實打實的夯土包磚,甚至部分重要城段是用青石條壘砌起來的。

 如果說夯土包磚的城牆,朱高煦還能依靠艦炮破壞,那對於青石條壘砌的近長江內城段,他就完全無能為力了。

 這些城段,哪怕到了二戰時期,都得靠工兵爆破才能炸燬,就他手上的滑膛炮想要打垮這些地方,即便把炮彈打完也沒用。

 因此,老朱對長江或者說京城的防禦,可以說做到了這個時代的極致。

 即便北兵南下,也無法建造出大於江南的戰船,而這個時代的水戰,主要還是以短兵接舷作戰為主,火炮只在船首和船尾放置。

 如果不是朱高煦提供設計理念,那平倭水師也不會在左右船舷開炮口。

 城隍島海戰,渤海軍能贏的很大部分就是長江水師許多戰船的火炮設計依舊還是老式,所以他們雖然船多,可火炮數量卻不足渤海海軍的二分之一。

 所以在老朱的設計裡,只要江南建造的戰船比江北大,江北就很難渡過長江。

 即便他們能渡過長江,可長江沙州與南岸的炮臺依舊能阻擊他們。

 這樣的設計,讓北軍即便拿下揚州,也無法從揚州渡江,從而登陸江南鎮江。

 這套體系,不管是對付江北還是江口,都十分好用,唯一的缺點就是上游的湖廣,而這也是朱允炆要削藩湘王的原因。

 只是他沒想到,削藩削的弄巧成拙,直接把朱柏給逼死了。

 不過不管怎麼說,有朱元璋的這套體系在,只要水師不出現問題,那江南就只需要看好湖廣、**就足夠,不用擔心近在咫尺的江北。

 正因如此,即便歷史上盛庸已經在**及浦子口失利,朱允炆卻還在試圖和朱棣談和,同時讓齊泰、黃子澄回家募兵,因為他知道朱棣無法渡江。

 然而,陳瑄的倒戈這種戲劇**件讓朱允炆的如意算盤打空。

 自古以來,北軍哪怕飲馬長江,可長江有水師,往往都能建立奇功,因此南軍水師的集體倒戈可以說放在歷史上都是極為戲劇性的。

 陳瑄並未參加什麼戰事,可憑藉帶領水師倒戈,直接得到了一個平江伯的爵位。

 自己這次南下,在外人看來就是自尋死路,甚至在自己人看來,也十分兇險。

 但凡楊俅

出了一絲問題,他們這四萬多人都得陣沒於淮南,甚至不用南軍打他們,他們那脆弱的補給就能摧毀他們。

 因此這次南下,朱高煦根本不擔心盛庸的六萬兵馬回援,也不擔心北邊的李景隆放棄北平南下,他真正擔心的,是長江口的南軍水師。

 如果消息走漏,那他這次即便能拿下京城,卻也絕對堵不住朱允炆。

 現在的情況和歷史上可不一樣,歷史上朱棣是摧毀了南軍除宋晟、沐晟外其餘所有兵團,致使朱允炆在防守南京時,只能募集鄉勇來守城,搞出了想要焚燬外城房屋,卻不小心燒燬城牆的糗事。

 那時的朱允炆即便想要逃跑,卻也沒了去處,更沒了機會。

 畢竟大明僅存的兩支軍隊裡,宋晟手中的三萬人,有一半被他的兒子在靈璧之戰中被燕軍全殲。

 沐晟能力不如沐春,手中兵卒只有三萬人,而且明初雲南物資貧瘠,根本無力抵抗朱棣。

 真定之戰、鄭村壩之戰、白溝河之戰、德州之戰、東昌之戰、夾河之戰……

 這一場場戰役將朱元璋留給朱允炆的六十萬精銳全部打光,最終手裡沒有兵卒保護的他,只能**紫禁城中。

 歷史上的他十分狼狽,可眼下他要是真的出逃了,且不說西南的沐春還活著,並且手裡還有六萬兵馬,單北邊的李景隆手上就有三十萬大軍。

 朱允炆想要出逃,那底牌可比歷史上大太多了。

 不堵住搞死他,朱高煦心不安。

 他那大兄不死,他睡不著……

 思緒此處,朱高煦便明瞭了一切,因此他抬頭看向孟章,同時目光示意塔失他們先回避一下。

 在塔失他們明瞭,轉身迴避之後,朱高煦才起身與孟章小聲交代。

 “你親自去給楊展送消息,就說我接下來會帶著馬步兵和神機營直奔揚州與盛庸決戰,讓他親自去說服他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