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 作品

第二百五十八章 兩線作戰


 “駕!駕!”

 華北平原東南端,當揹負軍情的塘騎沿著官道向前追趕,約是奔走一個時辰左右後,這塘騎總算看到了前方那烏壓壓的隊伍。

 “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

 那塘騎叫嚷著向前衝刺,馬匹馱著他不斷衝鋒。

 他沿著官道角落向前進軍,五丈寬闊的官道,只有三尺寬的道路供他前進。

 許多兵卒自覺讓開,他也得以向前奔馳了數里,隨後在中軍位置被攔下。

 “八百里加急,請呈給曹國公。”

 那塘騎將背上揹負的情報遞給了攔住他的千戶官。

 見狀,那千戶官上了一匹普通的挽馬,乘騎著向前方中軍將領隊伍中趕去。

 不多時,千戶官呈上了那份加急,乘騎馬背上,僅穿著胸甲的李景隆接過打開,眉頭緊皺著抬起了手:“停止進軍。”

 “嗶嗶——”

 長長的哨聲響起,不斷有千戶官跟隨吹動,將哨聲傳遍這支延綿十數里的隊伍。

 許多兵卒經過大半年的訓練,已經知道了這代表什麼,因此十一萬大軍分別在聽到哨聲後停止進軍。

 這樣的舉動,自然讓負責掩護全軍兩翼的將領所注意,他們留下一人繼續帶隊,自己則是騎馬返回了中軍本陣。

 他們先後到達,目光都注視著李景隆,等待他的開口。

 直到平安、俞通淵等人先後抵達,李景隆才打馬走出隊伍,顯然這份加急分量不輕。

 諸將跟隨打馬而出,走到鄉道之上後,李景隆才開口道:

 “燕庶人用疑兵疑惑了徐凱,滄州馳援東安縣的陳暉、滕聚二將陣沒楊清水驛,數千甘涼鐵騎悉數被俘。”

 李景隆的話一經說出,諸將紛紛心裡一緊。

 那可是甘涼精騎啊,大明為數不多的精騎之一,哪怕燕府與渤海未反叛前,大明全國騎兵也不過只有五萬之數。

 渤海與燕府反叛後,朝廷可調動騎兵數量也不過四萬。

 前番松潘精騎具被俘、被殺就已經摺損近四分之一,此次又折損三分之一。

 可以說,三十萬南軍之中,只剩下俞通淵和平安的這支在京聽操精騎了。

 剩下的上萬精騎,不是在西川和雲南跟隨平叛,就是在甘涼、陝西一帶備邊,即便想要聚集,也十分困難。

 北邊的二十萬兵馬沒了騎兵,那糧道就很容易被朱棣切斷。

 “事情難辦了……”

 一時間,諸將腦中都是這句話,本來讓他們對付朱高煦就十分棘手,現在又摻和進了朱棣。

 旁人如果只覺得棘手,那李景隆則是覺得自己頗有幾分進退維谷的感覺。

 眼下二十萬南軍,分別由吳高、徐凱、吳傑三人率領。

 吳高那邊李景隆不擔心,儘管吳高沒有將兵十萬的能力,但依託太行山,吳高絕對能死守涿州城。

 倒是徐凱和吳傑那邊,這兩人能力雖有,但要他們各自節制幾萬大軍去對付朱棣,還是有些為難他們了。

 “三百里加急!”

 此刻,不等諸將多想,塘騎的加急聲再次響起,好在這次聲音是往東邊傳來的。

 在李景隆的示意下,那份加急的情報很快送到了他手中。

 簡單閱覽過後,李景隆臉上居然出現了幾分慍怒,但很快被他壓了下去。

 “國公,東邊如何了?”

 俞通淵身為老將,率先詢問。

 面對詢問,李景隆也淡然道:“渤海賊軍兵分四路,分別包圍青州府治所的益都,又分別攻取臨朐、安丘、諸城等地,儼然有一舉拿下青州之態勢。”

 “攻取臨朐三縣的兵馬數量都在萬人左右,登州那邊也有間客稟告渤海兵馬有萬人在當地等待馬匹,算下來就是四萬。”

 “結合益都的消息,朱高煦包圍益都的兵馬數量應該在六千到九千人左右,其中起碼有五千是騎兵。”

 李景隆大致判斷的朱高煦包圍青州府治益都城的兵力,不過他的判斷顯然是無用功,因為不等他話音落下,一封又一封的加急從青州府送往了他的手中。

 渤海分兵三千奪取廣陵鎮,復逼近壽光縣。

 此外,朱高煦眼見拿不下益都,居然調轉方向,渡過北陽水,往西北進軍。

 “西北,那不就是我們這邊嗎?”

 平安忽的開口,旋即請命:“國公,末將願意出騎兵去擊潰渤海庶人。”

 “末將也願前往。”俞通淵跟上作揖,站在他身後的次子俞靖聞言也作揖。

 三人身子高大,又乘騎朱元璋、朱允炆所賜的大食馬,勇力不用多說,所率騎兵也是朱元璋留下的大明最精銳在京聽操騎兵。

 對於是否動用他們去圍剿朱高煦,李景隆還沒下好決心,因為他的對手不止是朱高煦,還有朱棣。

 “大軍先渡過大清河,在河南青城縣休整。”

 李景隆需要安靜的環境來考慮如何對付朱棣這對父子,因

此暫時沒有軍令下達,只是給出今日大軍紮營的地方在何處。

 伴隨著他一聲令下,十一萬大軍繼續開拔,並在午後渡過小清河,在青城縣以北的平原一帶紮營。

 時至黃昏,東南邊又再度送來消息。

 “淄河店塘騎發現渤海騎兵蹤跡,渤海庶人在陣中。”

 “臨淄守軍派出塘騎,臨淄正南驛道發現渤海騎兵蹤跡,渤海庶人在陣中。”

 “新城守軍派出塘騎,新城東南發現渤海騎兵蹤跡,渤海庶人在陣中。”

 “新城守軍回稟,渤海庶人紮營於孝婦河南,看動向似乎準備明日渡河……”

 當一封封情報送來,青城縣外南軍營壘的帥帳內充滿了寂靜。

 朱高煦的架勢,似乎真的是衝他們這十一萬人來的。

 “區區六千騎兵也來擋我們這十一萬人,渤海庶人過於輕敵了吧?”

 “哈哈哈哈哈……”

 不知是哪個將領開口,引得帳內鬨然大笑。

 “不管他是否輕敵,我軍不可驕兵,別忘了驕兵必敗,何況渤海庶人的馬步兵速度極快,若是他有意驅使,不用五天就能召集分出去的那四支兵馬。”

 李景隆開口制止了眾將的這種輕敵想法,他很清楚面對朱棣和朱高煦都不能輕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