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 作品

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戰在即


 “定射裝填、預射三輪,目標萊州城垛,自我調整角度……”

 “預備……放!!”

 “轟轟轟——”

 建文二年二月二十二日,當專屬渤海軍的炮兵用語出現在山東半島陸地上的時候,第一個直面渤海神機三營炮擊的,是橫亙在青州府與登州府之間的萊州府城。

 城外,由三千神機營,一百門野戰炮,以及兩千女真馬步兵的渤海精銳將萊州城團團圍住。

 幾日時間,登州府全府被後續登陸的渤海馬步軍、騎兵及馬步神機營拿下。

 朱允炆口中那被賊兵“蹂躪”的二十餘萬百姓,成功擴大範圍到了七十八萬七千餘人,並且還在不斷增加。

 例如眼下,當一百門野戰炮展開炮擊,本就由屯兵與鄉勇組成的萊州縣守軍開始自亂陣腳。

 萊州城的城垛在不足半里的距離下遭受炮擊,許多被擊中的牆垛炸裂,碎石飛出。

 儘管沒有造成什麼傷害,但那種心理上帶來的壓力讓守軍難以承受。

 “把城垛通通打光,然後用火繩槍和開花彈壓制。”

 “末將領命!”

 城外的渤海軍中,孟章用望遠鏡打量著萊州的城防,確定野戰炮可以摧毀城垛後開始下令。

 得令的炮兵千戶開始繼續指揮炮擊,神機營火炮以每字時一輪的炮擊流程開始對萊州傾瀉炮彈。

 在山東,他們根本不用擔心把火藥和炮彈打光。

 僅在登州府繳獲的火藥,便多達四十餘萬斤,而山東在明初更是產鐵大省,僅官營的鐵坊產鐵就達到了三百餘萬斤,位居全國第三。

 就連火繩槍所使用的鉛彈,山東每年也能產出三十二萬餘斤。

 因此,從登州府繳獲的除了火藥外,還有許多鐵料和鉛料。

 這些料子,足夠支撐渤海軍一路攻城拔寨。

 “孟大哥,你說殿下有必要叫我們攻城拔寨嗎?”

 “我們眼下,不應該直接騎兵突擊京城嗎?”

 孟章身旁,跟隨他而來的趙牧眺望萊州城,話裡話外十分好奇。

 對此,孟章也想了想,片刻後才開口道:“淮河泗水之地,說到底還是有些屯兵的,就如這山東。”

 “雖說是屯兵,但早年太祖高皇帝在時,亦會訓練他們,因此他們也有不俗戰力。”

 “當然,較之我們,他們是差了很多,但如果用來守城,亦或者是曠野騷擾,那還能給我軍帶來不小麻煩的。”

 “何況眼下關外百萬百姓的糧食僅夠吃一個月的時間,從登州前往京城,最少也有一千三四百里。”

 “若是我們無法在一個月內拿下南京,那關外的百萬之民吃什麼?”

 “況且,弟兄們登陸還需要一個月的時間,因此殿下所想的,應該是利用這一個月,儘可能將糧食、人口運往遼東。”

 孟章說著,又示意趙牧看向萊州城。

 “那城裡,起碼有十幾萬百姓,上百萬石官、民糧。”

 “若是拿下萊州城,乃至整個萊州府的話,那我們就無後顧之憂了。”

 拿下登、萊二府,這是朱高煦在出發前留給孟章的任務。

 登萊二府有民一百六十萬,有耕地六百餘萬畝,是妥妥的產糧之地。

 拿下登萊,就可以解渤海的燃眉之急,就可以讓渤海放出雙手。

 想到這裡,孟章繼續看向了萊州城,冷著臉:“繼續炮擊,要麼他們投降,要麼我們攻城。”

 “轟轟轟——”

 沉悶的火炮聲響起,再度朝著萊州城頭的牆垛打去。

 在半里不到的距離中,哪怕是渤海火炮中射程較短野戰炮,也能做到十炮中七。

 萊州城東的牆垛在渤海軍不停的炮擊中開始成段垮塌,守軍只能不斷依靠尚未被摧毀的其它牆垛躲避。

 從辰時到正午,能被守軍所依託的牆垛越來越少,最後乾脆擠到了箭樓之中。

 看著這一切,萊州衛指揮使欲哭無淚,只能抓住從城中跑上箭樓的指揮同知詢問:“都司的援兵什麼時候到?”

 “沒有……沒有援兵了……”指揮同知同樣欲哭無淚:“都司回信說了,青州被賊軍以騎兵圍城,各衛只能自守,無援兵馳援萊州。”

 “完了……”聽到沒有援兵,萊州衛指揮使恍若雷擊,雙腿一軟,直接坐在了地上。

 黃昏時分,萊州城的東城牆垛有近七成被渤海軍的火炮摧毀,萊州衛指揮使房惠、知縣汪和開城投降,獻上衛所的《軍屯冊》與萊州府《魚鱗圖冊》、《黃冊》。

 眼見萊州投降,孟章當即讓知縣汪和與指揮使房惠寫信給萊州各千戶所、百戶官及各處縣鎮,由渤海騎兵派往。

 一時間,萊州府各州縣衛所望風而降。

 與此同時,朱高煦也率領三千騎兵截斷了青州城通往各府縣的交通要道,親率三千騎兵包圍了青州府,營造出了一種要一步步拿下青州,進逼濟南、德州、滄州三地的假象。


 如此消息通過信鴿傳往北平各府縣,李景隆所率兵馬開始由晉州直奔德州,吳高、徐凱二人,分別領兵退往李景隆所佈置的涿州、東安防線。

 安陸侯吳傑接到李景隆軍令,從徐凱手中分兵五萬南下馳援滄州。

 俞通淵、平安、陳暉、滕聚等人更是親率兩萬騎兵南下,先一步抵達了滄州。

 為了防止被朱高煦切斷補給線,南軍三十萬人齊齊被他所調動,這讓剛剛帶隊走出燕山山脈,準備在北平大展身手的朱棣發了起懵。

 “你說老二渡海拿下了登州,現在已經打到青州了?”

 二十四日,在南軍馳援運河的時候,朱棣才從燕山之中走出,剛剛抵達昌平便得知了這條好消息。

 不止是他不敢置信,朱能、丘福及朱高煦的老部下王義都不敢相信。

 他們繞道突襲蔚州、包圍大同,就這才調動了李景隆十萬大軍,結果朱高煦直接上演了渡海登陸,一副要切斷運河的架勢,逼得三十萬南軍南撤防守。

 “老二這魄力,都快趕上俺爹了……”

 饒是朱棣,也不由感嘆了起來。

 不是每個人都有朱元璋那種氣魄,況且即便是朱元璋,他也不過是指揮了萬人渡海進攻遼南,這難度和朱高煦從遼南渡海進攻山東可不是一回事。

 朱元璋敢於派馬雲、葉旺渡海遼南,是因為遼南的劉益投降明軍,明軍有了接應的人手才會如此。

 可反觀朱高煦,單從信上的情報來說,他是完全靠渤海水師的實力擊退了南軍引以為傲的水師,然後炮擊拿下了登州城。

 “老二這小子,是越來越了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