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 作品

第234章 枕戈待旦

“定射裝填、目標廣寧東城牆,角度自調,預射三輪……放!!”

 “轟!轟!轟……”

 當富有節奏的野戰炮聲在遼河以西,渤海以北的廣寧城外響起,一百門野戰炮排列成一排,先後對廣寧城那低矮的城池發起了炮擊。

 一百枚六斤鐵彈如驟雨打去,落在廣寧城牆、女牆上,將一面面牆垛擊垮,打碎一片片牆磚。

 “放炮!”

 “嘭嘭嘭……”

 廣寧城頭,遼西明軍的火炮也開始響應,然而其射程卻不盡人意,不過飛出約一里地的距離,那射出的花崗岩石彈便落下,滾動十幾步後停止。

 “太遠了,打不到!”

 廣寧東城城門樓內,看著己方無力的石彈,駐守此地的吳昇咬牙切齒。

 眼下他手中有四個衛的兵馬,不過其中可用之戰兵只有一萬五千人,並且還分兵在義州衛、中左屯衛、中左、右衛等城池中,駐紮廣寧城的僅有不到七千人。

 眼下已經是六月二十七,中、左、右衛相繼告破,整個遼西只剩下了他手中的廣寧中屯衛、義州、廣寧左屯衛、寧遠衛和山海衛這幾個地方。

 遼西南北五百餘里,想要守住並非那麼容易,更何況眼下渤海軍野戰數量不少,盡數為精銳馬步兵。

 面對渤海的攻勢,吳昇只能防守待援。

 “定角度,打一個基數。”

 廣寧東城外,延綿的渤海軍陣中,孟章與徐晟用單筒望遠鏡打量了近在咫尺的廣寧城,放下後臉上盡是笑意。

 當下他們有神機營馬步火槍手六千,炮兵一千,馬步長槍兵三千,合計一萬之數。

 前番進攻遼西幾座城池時,只要火炮打垮城牆,亦或者即將打垮城牆,那些城池的守軍便會直接投降,因此他們並未遭受太大傷亡。

 孟章的打法很簡單,那就是火炮先打,火炮打完火槍兵在馬步長槍兵的掩護進攻,進攻不利就撤回,繼續用火炮打,如此反覆。

 遼西官兵的騎兵已經被抽調給了吳高,而吳高又將兵權給了劉真,劉真帶著六千騎兵撤往了九連城,距離廣寧的驛道距離足有一千里,更別提一路上都是渤海軍的巡哨馬步兵。

 劉真無法馳援廣寧的吳昇,那吳昇就沒有足夠的機動力與渤海軍出城野戰。

 “你說大寧的兵馬什麼時候會到?”

 孟章放下手中單筒望遠鏡,饒有興致的看著廣寧城,詢問徐晟。

 徐晟咧著嘴:“按照殿下說的,朝廷要是不想棄守遼西,就肯定會在我們渡過遼河不到半個月內調兵救援廣寧,如今已經是第八天了。”

 “轟轟轟……”

 二人的對話中摻雜著炮聲,有一種穩坐釣魚臺的感覺。

 “軍中火藥和炮彈還有多少?”孟章回頭看向一名神機營指揮使,那人也用北山女真語回答:“約二十個基數,海州那邊還在不斷運送過來。”

 渤海火炮一個基數是十二枚炮彈,按照一枚需要一字時來準備,一個基數也就是半個時辰能打完。

 眼下孟章他們這裡有二十個基數,足夠連續不停地打十個時辰。

 聞言,孟章也看向徐晟笑道:“拿下了遼陽與遼南,這炮彈與火藥算是不愁了。”

 徐晟也頷首附和道:“聽聞殿下在東鞍山、弓長嶺一帶命人採礦,想來我們的鐵料可以從遼東獲取,不必大費周章的從吉林運來了。”

 “拿下全遼,指日可待。”孟章也沉穩看著炮兵們裝填炮彈,坦然自若。

 “轟轟轟……”

 沉悶的炮聲反覆作響,每一次都響起都代表五百斤鐵料的飛出,五十貫錢的消失。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並不是吹噓,沒有強大的國力,根本就禁不起火炮大規模的這樣使用鐵質炮彈。

 渤海不用擔憂這些問題,因為他們繳獲了遼南、遼北與遼陽等地府庫,其中除了錢糧外,最多的便是鐵料和火藥。

 鐵質炮彈的攻城效果不言而喻,只是四個時辰過去,廣寧東城就已經變得破破爛爛,牆垛十不存一,兵卒站在城牆上連掩體都難以找到,那城門樓甚至在持續的炮彈打擊中被打斷了所有樑柱,垮塌下來。

 洪武年間的廣寧衛因為有大寧都司、義州、廣寧中、左、右衛的庇護,因此它的修建與瀋陽、遼陽等城池完全無法相比。

 在渤海軍火炮下,城牆的馬道已經無法站人,明軍自己的火炮更是被遺棄在城牆上。

 城牆的牆面,那包在夯土外的牆磚已經開始大片脫落,廣寧失守只是時間問題。

 伴隨天色漸漸暗下來,孟章下令全軍停止炮擊,埋鍋造飯準備休息。

 如今的他們並不著急攻下廣寧,因為他們的任務是吸引大寧的援兵。

 他們不能表現得不著急,也不能真的太著急,這其中程度需要孟章來把握。

 翌日,廣寧城再次遭受了一整日的炮擊,同時海州送來的十個基數炮彈與火藥也抵達渤海軍營。

 連續兩日的炮擊,廣寧城已經難以維持防守,便是吳高的長子吳昇都只能聽天由命,祈禱大寧援軍早日趕到。

 興許是聽到了他的禱告,大寧的援兵最終在六月二十九日出現在了廣寧的西北方向。

 這一蹤跡,很快被渤海軍的塘騎所獲得,並快馬送回了渤海軍營內。

 “指揮使,西北十七里外發現大寧兵馬,按照旌旗規模應該不下兩萬。”

 渤海營帳內,塘騎百戶作揖稟告,正在吃著早飯的孟章與徐晟聞言也相視一笑。

 “好!”孟章應下,隨後對徐晟開口:“你派塘騎去傳告殿下。”

 “等我消息!”徐晟不假思索的起身,當即派出一小旗馬步兵作為塘騎前往瀋陽。

 兩個時辰後,大寧援軍打著‘劉’字旗號從西北逼近,半數湧入廣寧城內,半數在城西紮營,構築可以供城內大軍從容撤退的防禦工事。

 “你看吧,他們的規模只有萬人,不過他們的火炮能打二里遠,而且還有威力很大的火銃,我們的人只要靠近至五十步便會遭遇其火銃進攻,威力足以將甲冑擊穿。”

 廣寧城頭,劉嵩打量著廣寧城東三里外的渤海軍,耳邊是吳昇的解釋。

 其實不用吳昇解釋,光看廣寧東城的情況,劉嵩都能判斷出這支渤海軍不是好相與的存在。

 “沒有嘗試修復牆垛嗎?”

 劉嵩詢問比自己小几歲的吳昇,吳昇也搖頭嘆息:“不是沒有嘗試,而是即便修復了,也會在下一輪的火炮進攻中被摧毀。”

 “有這麼大威力?”劉嵩十分詫異,同時也理解了為什麼吳高和自家父親會敗退那麼快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