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 作品

第205章 挾父自重

“混賬話!”

 木屋之中,聽到朱高煦的話,朱棣猛然起身,凝重著表情俯視朱高煦。

 顯然,朱高煦的話將他嚇到了,但朱高煦卻並未停止。

 “爺爺病重,父親覺得他老人家會如何安排?”

 “高煦!”朱棣直呼其名,足以可見他有多害怕朱高煦所說的話。

 可面對他的擔心害怕,朱高煦卻與之平淡對視,嘴裡不斷說出一些讓朱棣緊張的事情。

 “我猜,爺爺一定會讓太孫即位,並且會交代太孫叔侄和睦、兄友弟恭,按照小子我的《削藩論》來削藩,保全叔侄弟兄們的富貴。”

 “可是父親,您覺得太孫真的會按照爺爺交代的來辦嗎?他會按照小子我的《削藩論》來削藩嗎?”

 朱高煦的語氣平淡,卻一步步的把朱棣說的冷汗直冒,臉色難看。

 “老二,你到底想說什麼。”

 朱棣從牙縫裡擠出這句話,現在他算是相信姚廣孝所說的話了。

 高煦真的變了,變得連他都不敢相認了。

 換做以前,哪怕他再行兇作惡,也不敢公然談論這種事情,可眼下他卻好似在訴說一件平常事。

 朱棣可以肯定,如果二人的對話被自家父親所知,那自己父子二人都免不了一頓斥責,甚至會被削去王府屬官和莊田。

 “小子說這些,只是想給您提個醒……”

 眼見朱棣反應如此劇烈,朱高煦就知道,眼下的朱棣確實沒有起兵造反的想法。

 沒有朱允炆的步步緊逼,就不會有後面的永樂大帝。

 現在的朱棣,還只是個安於現狀的燕王罷了……

 探明瞭朱棣的情況,朱高煦現在想的,就是如何為朱棣減輕靖難路上的問題,不至於弄到後面八百起兵那種尷尬局面。

 八百起兵靖難,這容錯率太小了,一不小心朱棣就有可能被朱允炆給辦了。

 歷史上朱棣可以,不代表這個時空的他也可以。

 最好的機會,就是在朱允炆廢周王為庶人,朱棣還能掌控北平城和燕府三護衛近兩萬兵馬的時候。

 再不濟,也可以是他被監視於王府中,燕府三護衛被調到通州的時候。

 如果真到了歷史上那樣,燕府三護衛都被調到七八百里外的開平衛,只留給朱棣八百護衛,而張昺等人又徹底掌控北平城的時候,那難度就太大了。

 “你喝醉了,早些去休息吧!”

 朱棣黑著臉,抬腿離開了這木屋,那身影好像逃一般。

 望著他的背影,朱高煦緩緩起身走出木屋,期間看到了朱棣已經遠去的身影,不過他也看到了朝他一路小跑而來的數道身影。

 “殿下!”

 熟悉的聲音傳來,朱高煦看去,卻見到了林粟與幾張十分熟悉的面孔。

 “殿下!”

 當那人走近,朱高煦才臉上露出笑容,驅散了先前的凝重:“好小子,我還以為要到南邊才能看到你呢!”

 當楊展的面孔出現,朱高煦哪裡還有不高興的說法。

 除了他,朱高煦還見到了許多被調往大寧、開平和遼東的弟兄。

 他們有的是百戶官、有的是千戶官,還有的是衛指揮僉事,總之他們過得都不錯,這就足夠朱高煦高興了。

 “殿下,我們可是想念您的緊!”

 林粟肉麻的說著,朱高煦聽後也打趣:“伱們怕不是擔心我將你們的田地糧產吞食了吧?”

 “那點產出,便是全給了殿下又有何妨?”

 “對!殿下儘管拿去就是!”

 “殿下您瘦了些,得多注意身體啊。”

 耳畔傳來的,都是熟悉的聲音與關切的話,這讓朱高煦心中許多值得擔憂的事情被一掃而空。

 眼下的他,只想與弟兄們許久,因此左右手各自拉著林粟與楊展:“走!去我那木屋坐下喝酒吃肉,我們慢慢聊……”

 帶著楊展與林粟他們幾人,他返回了自己的住處,並讓王義去將今日塘騎在外圍巡哨時射中的一些野貨弄來。

 一些野鴨、野鳥被清理乾淨,而後做成了六七盤肉食。

 坐在木屋中,朱高煦一邊吃飯,一邊聽著楊展與林粟等人各自訴說著離開自己後的經歷。

 由於離開的時間太短,林粟他們並沒有太多新鮮事,畢竟冬季的開平等衛也只是在衛所之中練兵罷了。

 相比較他們,楊展的經歷就很多了。

 他從自己前往楊文軍中抗倭開始,再到海上作戰,包圍海島,全殲倭寇,自浙江往福建,圍剿澎湖、兩廣倭寇說起。

 他最遠的地方,去到了大約後世的三沙一帶,見到了湛藍的海水與許許多多海上才能看見的魚類。

 坐在位置上,聽著楊展的經歷,朱高煦也靈光一閃的想到了一些東西。

 “楊展,你去海外那些島嶼時,可見到了一些島嶼上堆積如山的鳥糞?”

 “鳥糞?”聽到朱高煦的詢問,楊展愣了愣,不過他很快想到了自己從福建前往廣東時見到的一些海島,因此笑著道:“自然有。”

 “沿海有些疍戶,因為無法上岸工作耕田,因此還會前往海上挖掘這些海島上的鳥糞,販賣與沿海的農戶。”

 “不過他們的船太小,有的時候遭遇風暴,便會船毀人亡,我在追擊倭寇的時候,還救了幾個疍戶,讓當地的官府給他們上戶籍。”

 楊展說著自己的所見所聞,而朱高煦也聽到了疍戶這個熟悉的詞。

 不過疍戶的事情可以先放一邊,他更在意鳥糞的事情。

 朱高煦並不懂怎麼製作肥料,但他前世看過不少島國靠海島鳥糞發家致富的新聞,為此他還特意去搜了搜。

 鳥作為卵生動物的一種,在陸地上有很多的天敵。為了更好地生存下去,鳥類不得不遠離大陸,飛往偏遠的海島生活。經過了億萬年的遷徙,這些海島幾乎成為了鳥島,地表覆蓋著一層層的鳥糞。

 由於海島的環境,因此這些鳥糞很難分解,所以可以在長年累月中保留下來。

 這些鳥糞,除了含磷比較豐富外,含氮也較多,可以說是天然的氮質肥料,無須漚肥就可直接施用。

 從宋代開始,沿海的漁民就會開採海島上的一些鳥糞來給農作物施肥,後來發現的人越來越多,近海就很難尋覓到優質的鳥糞了。

 不過,近海雖然不行,但是遠海卻還有許多鳥糞。

 就朱高煦自己所知的鳥糞島嶼中,便有東沙、西沙、南沙等群島。

 雖然不及太平洋和南大西洋的海島鳥糞豐富,但也足夠使用開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