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 作品

第194章 北定南未安

“發射”

 “砰!!”

 九月中下旬,當南邊才拿到北邊戰事情報的時候,此時的朱高煦已經帶人來到了黑水城的軍械局。

 相較於他離開時,不過兩個月的時間,孟章卻已經趕在入冬前建造好了最為重要的軍械局。

 水泥建設的軍械局雖然不大,但空曠的場地卻被清理出來很大一塊,十分適合實驗火炮和火槍,沒有了一開始的那種原始感。

 當下,朱高煦站在一門火炮不遠處,看著這門與後世鍛鐵加農炮相差不大的火炮,眼中滿意的意味十足。

 不多時,待它射擊的炮彈落地,守在朱高煦身旁的孟章便遣吳明派輕騎前往測量。

 他們手中有布尺,輕騎跑出八百餘步的距離後,那布尺才徹底繃直,朱高煦看了看布尺上內容。

 “二里六十七步!”

 看到這門火炮的射程,朱高煦十分滿意,一旁的王元也解釋道:

 “這炮是第一批鍛鐵炮中質量最好的一門火炮,炮重八百斤,彈重五斤,口徑二寸,炮長五尺二寸,最大射程是一里左右,能有效擊中目標的射程是二百步左右。”

 “按照殿下您的吩咐,我們對這八百斤火炮的射擊準度和射程進行了測驗。”

 “就平均數據而言,在使用八百斤炮瞄準一丈三尺寬、六尺高的標靶直射時,如果標靶和火炮距離為四百步到五百步,那有一半的實心彈可以命中。”

 “如果距離為五百步到六百步時,八百斤火炮的命中率還有一成到二成左右,如果距離為二里,命中率就只剩下半成。”

 王元所說的數據和偏現代的用語、名詞,都是朱高煦當初繪圖時留下,以及在之前測試火槍前交給他的各類話述,如今他已經能熟練運用了。

 “除了這門五百斤炮的類型外,我們還鍛造了五百斤、一千斤,以及二千斤、三千斤和五千斤、七千斤的各類火炮。”

 王元他們的鍛炮速度遠超朱高煦預料,他不由問道:“這些炮都鍛造成功了?”

 “下官慚愧……”王元愧疚道:“這兩個多月來,鍛炮一百二十四門,僅成功十七門,其中經過測試,僅成功五百斤和二千斤這兩門火炮。”

 王元在羞愧解釋時,朱高煦也看到了兩匹挽馬拉來了架在炮車上的一門大型火炮。

 他見狀連忙湊了上去,王元也很強介紹道:“此炮重二千斤,彈重十二斤,口徑四寸,炮長六尺九寸四分。”

 “在平整的地面上,當測試方使用此炮轟擊相距二里半的標靶時,命中率至多為三成。”

 “如果採用跳彈射擊,並且距離為三里的標靶時,炮彈命中率大約在二成。”

 “如果火炮從十丈左右高的小山上朝平地射擊,那麼跳彈在同等距離上的命中率仍然與前文的平地測試相近,但如果從山下的平地射擊十丈的小山,同等距離上就只有一成的跳彈能夠命中。”

 王元如實說著自己通過測試而得到的各種數據,這些數據讓朱高煦十分高興。

 就實測後的結果來說,八百斤炮的射程和威力已經等同於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拿破崙手中的六磅野戰加農炮了。

 即便是兩千斤火炮,也堪比拿破崙手中的十二磅野戰加農炮。

 王元他們唯一欠缺的,是鑄造中大型和大型火炮的經驗。

 如果朱高煦記得不錯,拿破崙手中的六磅和十二磅野戰炮的長度更短,重量更輕,並且射程也要比王元他們所著二千斤炮更遠。

 六磅炮折算到明代重量單位,應該是六百斤左右,十二磅炮應該不超過一千斤。

 具體是多少朱高煦不記得了,但內容應該是如此。

 不過拿破崙用的是青銅火炮,王元他們用的是熟鐵的鍛鐵炮,理應比拿破崙的更重。

 拿青銅鑄炮,別說是朱高煦,就連老朱都很難奢侈一把,因此後世存世的明代銅炮數量並不算多。

 說到底,銅在明代畢竟是貨幣,用來鑄炮不符合治理國家的理念。

 但即便如此,用這兩種鍛鐵炮,朱高煦也能輕鬆對付南軍的火炮。

 模數的重要在此刻顯得無比珍貴,只是稍微改造了火炮造型與口徑比,調整了模數,結果朱高煦就獲得了跨越四百多年的火炮。

 再往前一步,就要涉及無煙火藥和底火這些東西了。

 這些東西,朱高煦只聽過,根本不知道具體內容是什麼,所以現在所鍛造出來的火炮,就是他觸之可及的最高軍事科技了。

 其實他也很慶幸,如果不是他來到的是大明,那他或許都搞不出這兩門火炮。

 明初到清代康熙年間是中國冶金技術的巔峰期,但凡在十九世紀以前談到世界冶金史,就不可能繞開中國冶金史。

 西方選擇用青銅鑄炮,關鍵就在於冶金技術不達標,無法弄出合格的鍛鐵炮。

 如果不是明末鍛鐵炮技術從佛山工匠手中外流到澳門葡萄牙人手中的卜加勞鑄炮廠,卜加勞鑄炮廠也不可能在此後二百年時間裡成為遠東第一軍火工廠,為入侵印度的英軍提供大量軍火。

 明末效仿歐洲火炮,隨後鑄造出比歐洲火炮更好的火炮,原因就在於冶金技術的先進。

 唯一限制明清火炮的,實際上只有火炮的模數,而康熙年間後的火炮模數遺失,也是導致清代火炮技術越來越後退的原因之一。

 在冶金上來說,鍛鐵炮的優勢就在於熟鐵材質打造的火炮由於是百鍊鋼,故而輕便,炮膛薄而膛口大,輕炮可以發射大彈。

 在斤兩相同的情況下,鍛造的熟鐵炮管所能裝填的火藥量是生鐵炮管的一倍,且還沒有炸裂的問題。

 因此對於朱高煦來說,使用熟鐵的鑄鐵炮,就已經足夠讓他麾下渤海軍縱橫了。

 使用這種火炮的炮兵也很好培養,沒有必要深入學習《彈道學》。

 畢竟在這個火炮製造標準不統一,精度不高的年代,炮手通過試射確定炮的射程和抬多少度打多遠的經驗遠遠比純粹的數學計算靠譜。

 在歷史上,即便豐坦納的《彈道學》一書著寫傳播,但這本書除了在一些數學家的圈子內獲得反響外,在實踐中幾乎沒有什麼用,由經驗豐富的專業火炮手之後所寫的火炮專著中,也極少提到彈道學。

 彈道學真正派上用場,那已經是十九世紀之後的事情了,也就是線膛取代滑膛、無煙火藥代替了黑火藥、鋼製代替鍛鐵等技術發展起來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