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 作品

第178章 磨刀霍霍

“萬歲萬歲萬萬歲……”

 三月二十八日,伴隨著推金山倒玉柱的唱禮聲響起,間隔十數日的第二次複閱結束。

 為了彰顯公正,朱元璋這次在更為隆重的奉天殿開辦午朝。

 在他看來,他已經給足了南方人面子,而他想要的不過是幾個北方人名額罷了,劉三吾和張信都是他親近之人,應該能讀懂他的意思。

 然而現實與朱元璋的想法背道而馳,劉三吾與張信等人再次交上來的十二份進士名錄中,依舊只有戴彝、尹昌隆這兩個參加了這次會試的考生給出了北方人名額,並且名額只佔總名額的二成左右。

 反觀劉三吾、張信等人,他們明明已經讀懂了朱元璋的意思,卻依舊執拗的給出了全是南方人的奏疏名冊。

 朱元璋精力已經沒有那麼旺盛了,他不想與這些人爭鬥,因此他放下面子,再度詢問起了劉三吾:

 “難道北方數百名入京參加會試的士子,連一個文章無缺憾的人都找不出嗎?”

 可是面對朱元璋的隱晦提醒,被特批今日能夠參與午朝的劉三吾上前一步,作揖道:

 “臣以為,北人士子文章犯禁,皆不得入選!”

 劉三吾駁回了皇帝的旨意,這一舉動讓奉天殿上數百名臣工譁然。

 面對他的駁回,饒是朱元璋這樣經過大風大浪的布衣皇帝,卻也生出幾分怒氣。

 他儘量壓著脾氣,反問起了劉三吾:“難道朕的旨意,如今走不出奉天殿了嗎?”

 “陛下的旨意,自然能走出,但這份旨意,恕臣無法接受……”劉三吾搖頭跪下:

 “這樣犯忌諱的文章,怎麼能作為進士的敲門磚?”

 “若是這次選入,那下次科舉,是否還會有貢生以為可以這麼寫?”

 “陛下,恕臣直言,您這樣做不是在幫助北方的考生,而是在縱容他們犯禁……”

 “夠了”朱元璋沉著打斷了劉三吾的話,反問起劉三吾與殿上眾臣道:

 “你們說他們的文章全部觸犯忌諱,那是不是說,從下面辦學的教諭、到主持鄉試的官員,以至主持會試的翰林,這一個個的都是奸臣?”

 “怎麼?是他們聯合這些北方考生來誹謗朝廷,侮辱朕嗎?”

 “臣……”劉三吾一聽朱元璋要給自己扣這麼大頂帽子,當即就要解釋,但卻不等他開口,就被朱元璋打斷:

 “那是不是說,朝廷裡就這些南邊的官員是忠臣,而北方的官員就該殺?”

 “陛下息怒!!”聽到朱元璋的話,不管是南人出身還是北人出身,所有官員紛紛跪拜。

 瞧著他們跪倒一片,儘管朱元璋身心俱疲,但他很清楚,他必須得給這群蹬鼻子上臉的人一點顏色看看了。

 仔細算來,他也好久沒有動刀了……

 “傳旨,除此次取錄的五十一名進士外,著所有貢士於六月初一入奉天殿,再行殿試。”

 奉天殿裡,當著數百臣工的面,朱元璋算是承認了先前那五十一名南方貢士的進士身份,不過他又單獨恩准先前落榜的數百人再行殿試。

 只是對此,拜服的群臣中,不少人露出了笑臉。

 他們都想到了皇帝的想法,無非就是再考一次,從其中取錄北方人罷了。

 不過再考一次容易,但取錄的名額,卻不能偏向北方人。

 “萬歲、萬歲、萬萬歲……”

 唱禮之中,許多人都在盤算應該怎麼在六月的二次殿試上再博得一些進士名額,只是他們不知道,朱元璋的耐心已經耗盡了……

 “退朝!”

 一生氣,朱元璋好像回到了十幾年前,身上的病痛都彷彿被驅散了一般。

 他抬頭走出了奉天殿,拋下了站在金臺下的群臣,甚至連朱允炆、朱濟熺和朱高熾三人都未反應過來。

 對此,三人面色難看,朱允炆更是深深掃視了一眼群臣。

 至於朱高熾與朱濟熺,則是第一次瞭解了這廟堂之上結黨成群的危害和力量。

 當他們團結起來時,便是他們皇祖父那樣的英雄人物,也不得不妥協、屈服……

 朱允炆深深看了一眼群臣,隨後下了金臺,跟隨朱元璋的背影而去。

 朱濟熺與朱高熾見狀,也紛紛離開了奉天殿,但他們沒有跟上朱允炆和朱元璋,而是返回了武英殿。

 他們很清楚,這次的事情不是他們能摻和的……

 追出奉天殿外,與朱元璋先後上了步輦後,朱允炆這才輕聲詢問道:“爺爺,不繼續查下去嗎?”

 “你覺得呢。”朱元璋坐在步輦上,瞥了一眼隔壁步輦的朱允炆。

 朱允炆沉吟片刻,隨後才道:“孫兒以為,哪怕不繼續查下去,也起碼得殺一儆百,好讓他們知道,這天下是誰家的天下。”

 面對朱允炆的話,朱元璋緩緩閉上了眼睛,輕聲道:“要殺,但不是現在。”

 隨著這句話說完,朱元璋不再言語,朱允炆則是見他不說,也不敢繼續追問下去。

 明眼人都能看出,這次的科舉有貓膩,可文章這種東西,解釋權通常都是在那群鑽研文章的儒生身上。

 推翻先前的皇榜,那是自打嘴巴,而且還要消耗大量精力和文官扯皮。

 雖說朱元璋感覺自己的病症輕了些,但他依舊不準備與這群文人扯皮,他只要一個機會,那就是殺一儆百的機會,這就足夠了,至於對象……

 朱元璋腦中閃過了劉三吾和張信,以及其餘複閱考卷的那十人。

 戴彝和尹昌隆二人領會了自己的想法,還付諸行動,可保全性命,但其餘領會了想法卻一意孤行的人,朱元璋就不打算放過了。

 坐著步輿,他與朱允炆在中左門分開,隨後返回了乾清宮中。

 在享受宮女們更衣的時候,朱元璋也咳嗽道:“此次複閱試卷的十二人,以及參與會試的考官,除戴彝、尹昌隆二人外,其餘人,你儘可操辦……”

 “臣領命。”

 宋忠的聲音在朱元璋身後響起,聽見他離去的腳步聲,朱元璋回頭瞥了一眼他的背影,同時搖了搖頭:“可惜了,才熟悉就得換人。”

 他這般想著,同時不知怎麼的,腦中卻閃過了朱高煦的模樣。

 “那吉林城也快開春了,不知那小子幾時能收到南邊的消息……”

 坐回拔步床上,朱元璋緩緩躺下,在不知不覺中睡了過去。

 倒是在他睡著的時候,二次複閱的消息也開始被有意散出。

 在宋忠的推波助瀾下,北方考生漸漸得知了此次考官劉三吾和侍讀張信等人的名頭,更知道了他們兩次都未取錄北方人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