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 作品

第138章 萬事俱備

“殿下!我們回來了!”

 春去秋來,只是時間一晃,便是一個多月的歲月逝去。

 伴隨著時間來到八月末,在吉林城的翹首以盼中,張純等二百人終於護送著楊彬與兩千餘輛挽馬車與遼東都司的數千民夫抵達了吉林城。

 他們抵達時,朱高煦正在王府裡,因此當他聽到張純的聲音時,他立馬就放下了筆,跑到書房窗口觀望。

 在這觀望下,張純果然在亦失哈、林粟、傅讓的擁簇下走進了王府院子。

 朱高煦朝著眾人招手,而後收回身子往正殿走去。

 待他走到正殿的時候,眾人也都走進了殿內。

 “末將張純,殿下千福安康!”

 一入殿內,張純便作揖要跪下,朱高煦也上前拖住他的雙手,笑著說道:

 “去了趟江南,莫不是忘了我這的規矩?”

 “倒是一時糊塗了。”張純畢竟年紀不大,笑著撓了撓頭,引得旁邊傅讓等人哈哈大笑。

 “先坐下,楊彬呢?”

 朱高煦招呼他們坐下,自己也坐到了主位,張純坐下時回答道:“我先從雞西堡來,他們估計還有十餘里才到。”

 “殿下,這次那楊彬可沒按您說的辦。”張純笑道:

 “他自掏腰包,一路上補補停停,直到雞西堡,那車上還有三萬石糧食。”說到這裡,張純也面露尷尬道:

 “就是那吏目不好尋,我們尋了六十餘個,但我們一路北上他們一路退了錢離開,眼下只帶來了三十一個……”

 張純似乎認為沒有完成朱高煦交代的話有些愧疚,不由低下了頭。

 朱高煦倒是早就有了準備,只能安慰道:“是楊彬那廝讓你先回來告訴我的對吧,沒事,這種情況我早就預料到了,你們能帶來三十一個就已經不錯了。”

 他雖安慰著張純,但熟悉他的另外三人卻能聽出他話中帶著的幾分遺憾。

 為了不讓氣氛繼續這麼下去,傅讓主動開口說道:“你倒是來的是時候,我們準備再練幾天兵就去為你報仇了。”

 “報仇?”張純先是迷糊片刻,但很快反應過來,激動起身作揖,目光死死盯著朱高煦:

 “殿下,末將願為先鋒,直搗西陽哈那老奴巢穴!”

 顯然,繁華的江南並沒能腐蝕張純那顆想報仇的心,他甚至沒能想到這事情能來得這麼快。

 對於他的舉動,朱高煦笑著抬手示意他坐下,而後才道:

 “先鋒別說你想當,便是我也想當,但這次我們走的這條路只有傅指揮使能帶,所以你想當先鋒也沒辦法。”

 朱高煦這般說著,林粟也對張純解釋了這次北征的路線。

 聽到傅讓和朱高煦居然準備走陸路直插卜顏堡,張純一開始還覺得有些困難,但聽到林粟說如今城中已有九百餘匹挽馬後,他立馬就改變了自己的想法。

 “雖然沒能湊齊一千匹,但也足夠了。”

 傅讓這般說著,朱高煦也藉機道:“這次出兵,林粟帶二百二十七人留守吉林城,王義帶麾下百人領舟船假裝我等要走水路進軍,我與傅讓、亦失哈、張純帶四百騎兵,六百馬步兵直撲亦失哈老巢。”

 “剩下還有二百人,我要留守一百人看守三處礦產,一百人護送楊彬南下。”

 朱高煦一邊說,目光一邊打量眾人,其中傅讓、林粟和張純鬥志昂揚,只有亦失哈顯然沒想到自己真的要跟隨朱高煦上戰場。

 他並不是畏懼,反而很渴望,但他確實沒想到自己一個閹人居然也能有幸上戰場。

 “這次最好能宰了西陽哈那老奴,取他的首級來祭告先前戰死的吉林城兄弟們,順帶告訴這關外諸部,他們腳下的這塊地方到底是誰在做主!”

 朱高煦氣勢豪邁,這一戰他必須要打,也必須要打贏,因為他有不得不贏的理由,絕無退路。

 “願為殿下前卒!”

 聞此言,眾人皆起身唱禮,唯有朱高煦在說完這話後恢復平常:

 “先等楊彬來將糧食入庫,現在府庫之中的糧食可不多了。”

 朱高煦笑著,眾人卻苦笑,張純見狀詢問後才得知,為了換得這六百餘匹挽馬,吉林城已經付出了三千餘石。

 加上其它的各種補物、藥物和毛皮,五月時還有五萬餘石的吉林城府庫,當下只有兩萬餘石了。

 即便楊彬他們運來了三萬石糧食,但加起來也頂多只夠吃到來年六月份。

 如果扣除還未支付的兵卒們的俸祿,那隻能吃到四月中旬了。

 雖說遼東都司每年在四月初運糧前來吉林城,但如果他們晚了幾天,吉林城就得面臨斷糧的風險了。

 因此,打西陽哈不僅是為了報仇,也是為了掠奪糧食和人口。

 明白了一切後,張純也不再多說什麼。

 倒是在說完了正事後,眾人的話題變得輕鬆了些,基本都是詢問張純前往南方的感受。

 張純雖然是山東人,但五歲時就被遷移到遼東,十一歲時因為吉林城上一任千戶調走,因此隨他父親前來吉林城上任。

 只是不想這才三年時間,父子二人便天人兩隔。

 張純早已經過了難過的時候,因此對眾人講述了自己這一路南下的經歷。

 與朱高煦他們一樣,張純南下路上一直感嘆南邊人多,到了江南後,他更是覺得四周到處都是人,有些不太適應。

 他前往都督府述職,被告知要承襲他父親的官職,他必須要前往大教場考校。

 考慮到他是在職武官,並且還是邊疆武官,因此都督府安排他與幾個老兵進行考校。

 武官子弟的考校對於張純這種從小就在馬背上練習騎馬射箭的軍戶子弟來說十分容易,只是一天他就通過了所有考校,隨後前往都督府正式領了新的武職印信。

 與此同時,都督府也追授張純的父親張本為都督僉事,由張純承襲。

 因此當下的張純正式官職應該是都督僉事,而非曾經的千戶。

 不過張純倒是不在意,他雖然常常跟在父親身邊,但打仗的次數也不多,從千戶起步對他來說已經是不小挑戰了。

 好在南下的這幾個月他已經能熟練的指揮兩百人左右的兵馬,因此對於此次奇襲西陽哈一戰,他還是很有自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