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 作品

第122章 北返建功

“鐺…鐺…鐺……”

 “噼裡啪啦——”

 清晨,天才微微亮,伴隨著晨鐘作響,整個南京城翹首以盼的許多富戶便點燃了爆竹鞭炮,吵得人不可開交。

 朱高煦昨夜飲了三斤酒,加上睡得晚,這還沒睡好就被這鞭炮聲吵醒了。

 好在他睡得比較快,等鞭炮聲過去後又勉強睡了一會。

 只可惜今日畢竟是正旦新年,大明洪武二十八年的第一天,因此那鞭炮聲總是斷斷續續的響起。

 撐了許久,朱高煦終究是撐不下去了,只能頂著亂糟糟的頭髮起身。

 待他走主屋,卻是看到三個滿眼紅血絲的傢伙已經在廚房燒熱水了。

 “昨夜就不該喝這麼多。”

 朱高煦自嘲的說著,亦失哈他們三人也跟著點頭。

 他們昨夜是上了頭,倒是忘記每年正旦節都會鞭炮齊鳴一整天,吵得人睡不著了。

 “我先洗漱換身衣裳去宮裡拜年,你們若是稍許能睡下去就去睡覺。”

 說罷,朱高煦試了試大鍋的水溫,取來葫蘆瓢打了兩桶水去後院洗澡去了。

 等他洗完澡回來時,卻發現亦失哈他們三人也趁著鞭炮聲小了後回去補覺去了。

 在廚房利用柴火的餘熱烘乾頭髮後,朱高煦花費半小時忙碌,隨後才換上了一身天青色的圓領袍,戴上了烏紗帽。

 不多時,他騎著赤驩往宮裡去,等在西華門下馬時,卻已經是辰時四刻了。

 正旦新春,朝廷是要舉行那一年唯有三次的大朝會的,因此他趕來的時間也巧,剛好是大朝會結束。

 如這大朝會結束後,正常來說是諸親王郡王去華蓋、謹身殿偈拜皇帝,但對於老朱這個工作狂來說,他不可能浪費一天的時間去做這種事情。

 因此,朱高煦才從赤驩馬背翻下,西華門的守將便提醒朱高煦可以直接去武英殿了。

 老朱不僅讓兒孫前往武英殿偈拜,還規定了每批皇子皇孫拜年時間不能超過一刻鐘。

 之所以設一刻鐘,還是因為有些皇子皇孫會介紹自己拜年帶來的禮物。

 如朱高煦抵達武英殿門口時,便見到了許多帶著奴婢,而奴婢又帶著禮盒的皇子皇孫。

 在人群中,他沒有見到朱高熾和朱高燧,倒是見到了韓王朱松和沈王朱模。

 二人與朱高煦寒暄了幾句,又各自說了自己帶來的禮物。

 韓王朱松帶來的是南海的珍珠,沈王朱模帶來的是雲南的翡翠。

 二人也沒有詢問朱高煦帶來的是什麼,因為他們眼睛不瞎,朱高煦完全就是兩手空空來拜年的。

 “高煦,我們一起進去?”

 韓王朱松瞧著排到了自己,便招呼沈王朱模和朱高煦一起進去,不過朱高煦卻搖搖頭:

 “我稍許一個人自己進去,有些事情得和爺爺說。”

 “那也行……”韓王朱松尷尬笑笑,隨後與沈王朱模一起拿著禮盒進去了。

 只是他們沒撐到一刻鐘,只是過了一字時便空著手走了出來,出來時還與朱高煦打了聲招呼才離開。

 瞧著他們離去,朱高煦自己一個人兩手空空的走了進去。

 在他身後,許多皇孫都好奇他這個曾經的寵兒能呆多久,而朱高煦也在他們的好奇中走進了武英殿內。

 他在這裡見到了老朱,朱允炆及朱濟熺、朱高熾、朱尚炳等五人。

 他們在理政,而曾經自己也是他們之中的一員。

 如果沒有朱允炆,朱高煦也願意一輩子在這裡理政,可在老朱這裡,朱允炆才是他的繼承人,而自己只是一個稍微優秀的孫子罷了。

 繼續在這武英殿待著,朱高煦只會浪費自己的時間。

 “燕二子,渤海王朱高煦給爺爺拜年,祝聖躬安……”

 朱高煦入了殿便跪下五拜三叩,而他的出現也吸引了偏殿內所有人的目光。

 “起來吧……”

 朱元璋有預感,恐怕自家這孫兒要離開南京了,因此聲音有些低沉。

 “高煦,你這怎麼空著手來啊?”

 比朱高煦大了幾個月的秦世子朱尚炳笑著詢問朱高煦,而這時眾人才注意這小子居然是空著手來的。

 “我確實是空著手來的,但卻不是沒帶禮物。”

 朱高煦走上前去,來到朱高熾身旁伸出手去,與朱高熾對視的同時笑著道:“大哥,藉藉紙筆。”

 “好……”朱高熾看著眼前陌生又熟悉的朱高煦,心裡有些難受,不知道該如何說。

 他將筆遞了過去,朱高煦接過後也繪畫起了地圖。

 瞧他那模樣,朱允炆頓時坐不住了。

 自朱高煦被自家爺爺下令就藩後,他心裡就盤算著怎麼讓朱高煦為自己看山點礦。

 如今看來,朱高煦所繪畫的東西似乎是地圖。

 既然是地圖,那恐怕與看山點礦有關……

 事實上,朱允炆的猜測沒有出錯,朱高煦確實在畫礦圖,而且他的速度很快。

 只是一字時間,一張西南的詳細地圖就被他親手繪畫出來。

 他將毛筆放下,將這地圖拿起吹乾墨跡,稍微等待片刻後才呈給了早就來到他身旁等待的隨身太監。

 那隨身太監將礦圖雙手接過,而後遞到了朱元璋身前。

 在朱元璋接過礦圖的同時,朱高煦也道:

 “孫兒這些日子根據古籍詳細看了看,最後確定在四川的烏蒙、烏撒、及東川,以及四川行都司的鹽井、建昌、越巂等處山中極有可能有金銀銅礦,因此今日特此繪圖與爺爺拜年。”

 朱高煦的話讓人聽了心裡七上八下,聽他發現有金銀礦,這消息固然讓人高興,但他所說的這些地方卻讓所有人心裡一涼。

 烏蒙、烏撒、東川、鹽井、建昌、越巂……

 這些地方都是西南夷人聚集嚴重的地方,若是朝廷真的在這些地方發現金銀銅礦,恐怕當地的土司會立馬占山為王,根本不願意與朝廷分一杯羹。

 想要得到這些地方的金銀銅礦,就必須剿滅當地的土司,而這些地方足以拉出十萬土兵來和朝廷對抗。

 可那又能怎麼辦,當下大明對銀銅等物奇缺,若是真的在這些地方探查出金銀銅礦,那即便是要與當地土司開戰,恐怕廟堂之上也沒有人會不同意。

 “這事情難辦了……”

 一時間,朱允炆等人腦中出現了這個念頭,而朱元璋也拿著這礦圖感到手心發燙。

 這是礦圖,但卻更像燙手的山芋。

 只是相較於這燙手的山芋,大明朝更像是一個飢餓的活人,即便這山芋再怎麼滾燙,大明卻也還是得硬著頭皮將它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