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 作品

第110章 喜事連連

“來人啊,一起搭把手!”

 “那邊去三個人!”

 “好……”

 寒江霧色,雖已入了寒冬,但南京定淮門碼頭前依舊熱鬧。

 滾滾而逝的長江水波濤洶湧,雖是清晨,可那江面上船隻如織,千帆林立。

 碼頭上,忙碌的船工們來回奔波,有條不紊地裝卸貨物。

 在他們的四周,一名名身穿甲冑的兵卒正在監視,同時也在拱衛坐在碼頭茶樓裡的那些大人們。

 茶樓二層雅間內,穿著常服的徐輝祖站在窗前眺望碼頭,親眼看著一千府軍後衛兵馬與數百船工將一箱箱物資搬運船上。

 為了安全護送徐輝祖和宋晟等人前往雲南,朱元璋在調了一千府軍後衛兵馬的同時,還配備了二十艘江船。

 這些江船均在五百料左右,配有水輪,可以在長江之上搭配硬帆來實現逆流而上。

 粳米雖然一年一熟,但產量並不低,而且口感好,因此自洪武十年起,但凡不錯的田地都用來種植粳米,只有少量田地種植小麥、燦米。

 王儉應了一聲,招呼林五六一起,三人先後進了主屋正廳。

 沿海島嶼、西南迷嶺……

 朱元璋腦中忽的冒出了這樣的想法,但他很快意識到這種想法是不對的,驅散這想法的同時,也皺眉打斷了朱允炆和朱高熾的對峙:

 其它的宋晟、楊文、吳高、郭英、耿炳文等人要麼就是有事務纏身,要麼就是年紀太大,不宜輕動。

 如果真的讓朱高煦出鎮吉林船廠,恐怕他們兩兄弟日後還能不能再見都另說。

 雖然被禁足,但吃喝從未短缺,娛樂的書籍也時常有林五六、王儉等人帶來,至於外面的消息更是每日都能得到,渾然沒有禁足的氣象。

 即便朱高煦目前沒有表現出什麼威脅自己的行為,但他有這個能力,這就是他的罪……

 這事情,有些難辦了……

 不過如果站在朱高熾個人的角度來看,朱高煦若是出鎮地方,那他在燕府的話語權就大了。

 “平倭有楊文,用不著他……”

 他記得傅友德死在冬月末,而如今已經是冬月,距離月末也就不到半個月了。

 聽他這麼說,不等王儉開口,林五六就笑嘻嘻的解釋道:“這酒大補元氣,又能健脾胃,又能補益腰腎,專治食慾不振、腰膝痠軟,因此一旦有人販賣,立馬被人哄抬價格買去,供不應求。”

 儘管這點數量對於大明曾經的發行量來說微不足道,但至少江南一帶的寶鈔流通量減少了。

 一時間,朱元璋自己還拉不出合適的人來。

 “嗯……”朱元璋應了一聲,可腦中卻沒能想出有幾個人能有這能力,並且還有不落於周興的背景。

 若是旁人勸說,他還不以為意,但朱高熾勸說自家爺爺不要讓朱高煦出鎮地方,這就讓朱允炆不舒服了。

 單說能力,與周興同水平的武將倒是很多,例如四川行都司的陳瑄、北平的李彬等等,但他們無一不是年紀太小,資歷太淺。

 雖然沐春這樣做有違徐輝祖派送去的軍令,但實際上徐輝祖的信還沒送到雲南,沐春就已經率兵出征了。

 比較他們,朱高煦在院裡不可謂不舒服。

 在抵達曲靖城後,沐春分兵扼守越州前往曲靖城的要道,暗中埋伏精兵。

 “爺爺”朱高熾忽的站起,吸引了眾人目光。

 “嗯……”朱高煦應了一聲,對這個話題沒太大興趣。

 “真到了實在找不到的時候,朕自己會做主的。”

 在他回家的同時,徐輝祖、宋晟出航的消息也傳回了紫禁城內,對此的朱元璋沒說什麼多餘的話,依舊如昨日般平靜。

 他們二人心思萬千,可在朱元璋看來,都是極為愚蠢的做法。

 朱允炆不應該想要放朱高煦這頭猛虎出籠,朱高熾更不應該站出來說話。

 自從昨日從朱高煦那裡回去,他便一整宿的沒有睡著。

 由於兵力不足,沐春沒有輕敵冒進,而是在曲靖等待昆明方向的兵馬集結。

 接過奏疏,他簡單看了看後用手揉了揉眉心:“西陽哈犯邊,周興抽調兵馬去北邊備邊了,卻不想這遼南空虛遭了倭寇的道。”

 按照計劃,他們會在稍許出發,隨後逆流而上半個月,最後抵達四川敘州府宜賓縣後轉陸路進入雲南,最遲在冬至前抵達雲南昆明府。

 只是面對他的話,徐輝祖搖了搖頭:“我不是擔心府上的事情,我是……”

 “這羊羔酒有什麼作用?”朱高煦雖然知道羊羔酒,但還不知道羊羔酒的作用是什麼。

 自洪武十年起,吃飽穿暖的江南百姓就開始追求糧食的口感,因此拋棄了難吃但一年兩熟的占城稻,改種如後世五常大米般的粳米。

 瞧朱元璋這麼說,朱允炆也趁機道:“周興能力雖有,可年紀畢竟大了,經不住來回奔波,眼下還是得選一人與他一同備邊才是。”

 朝廷把朱高煦留在南京,可以靠他看山點礦的本事來擴大財源,而且還能挾持住燕府,這對於燕府的朱棣來說是十分痛苦的。

 朱高煦得到消息的那日是冬月十五,得到消息後,他便讓林五六派人去告知王瑄這個喜訊,王瑄知道後也大喜過望,冒著寒風來城裡,與朱高煦隔著大門聊了足足一個時辰才離去。

 朱允炆按照他的想法猜想,但朱高熾卻並沒有想那麼多,他知道吉林船廠是個什麼地方,那樣的苦寒之地根本不適合朱高煦去出鎮。

 他現在就好像一個矛盾體,他想救傅友德來償還恩情,同時博取傅氏子弟的信任,卻又想要自保。

 心知肚明的朱允炆作揖回禮,沒有咄咄相逼。

 “嗯……”徐輝祖應了一聲算是回應,不過只有他自己才清楚,他並不是擔心朱高煦有事,而是擔心朱高煦這個人會不會對大明有事。

 “十八了……”

 朱高煦先入座,並招呼林五六、王儉入座。

 一旦他掌握兵馬,朱高熾就很難在燕府之中壓過他。

 真正能影響局面的,只有雲南的金銀銅礦。

 這次出發的二十艘江船裡還存放著三艘船的火藥,是平叛的致勝利器,因此船隻得分散出港,同時保持間距。

 待他走時,只遺憾沒與朱高煦見上一面,而這也是朱高煦唯一對自己長時間禁足有過抱怨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