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頭大鯊魚 作品

第702章 逆向思維!


                 “束水攻沙?”

  這說法讓何光義聽的微微一愣,他看向身後那些資歷較大的治水官,顯然這些人也是一臉的懵。

  他們這些人很多都是從隋朝時就開始治理黃河,哪有過這種說法?

  慶修向一名民夫要來一隻碗,來到黃河邊盛起一碗水,“你們看,這一碗黃河水,沉澱下來足足能有半碗泥沙,黃河河床所以會每年逐漸被抬高,便是這水中的泥沙沉澱所致!”

  往常人們治理黃河的想法,其最主要的目的便是讓黃河水流減少,水勢變得緩和。

  而應對的方法則是不斷將黃河修建分流,令黃河主流水流減少,並且修築堤壩攔截延緩水流來迫使水勢緩和。

  這麼做雖然能在短時間內讓黃河不會氾濫,但水勢放緩,也就意味著河中的泥沙更容易沉澱於水底,結果就是河床不斷被抬高,逐漸變成地上河。

  分流則勢緩,水勢緩和則令泥沙沉澱,這是一個無解循環。

  而束水攻沙法則是逆向思維,直接收緊河道,堵住支流,讓所有的水流都彙集被收窄的河床中。

  如此水流會變得迅猛數十倍,反而直接將積壓在河底的淤泥、沙石全部衝開,令河床大大降低!

  並且沙石淤泥隨著湍急的水勢一路東去,直至流入大海,甚至在海邊積累的沙石淤泥還可以逐漸形成新的陸地,而且還是可用於耕作的肥沃良田,一舉兩得。

  幾千年下來,許多黃河流入大海的海口沖積平原便是由此而形成。

  “原來如此!”

  眾人聽罷都恍然大悟,更是感嘆慶修的學識淵博驚人!

  “我等只知道截斷、分流這種用了千年的法子,沒想到慶國公竟然能巧妙的利用水勢來衝低河床!”

  “要是如此下去,恐怕幾十年過後河床至少就得降低數尺,過個幾百年下來黃河災患就徹底解決了。”

  “天才啊!現在看分流、攔截法當真是治標不治本的笨法子!”

  諸位官員都驚歎不已,如此天才設想讓他們無人不為之拜服。

  慶修笑道:“束水攻沙法好用,但不代表分流攔截是無用之法,畢竟大禹治水時,這黃河之中的泥沙還沒有那麼多,緩解水勢才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