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頭大鯊魚 作品

第666章 盛世!


                 慶修也放下酒杯細想,這確實是一個麻煩事。

  他是在高句麗征戰過的,高句麗的耕地情況也一清二楚,那裡的耕地人口承載已經到達到了極限。

  就算強行將中原的漢人填到高句麗,卻沒有更多的土地能分配,結果可能是逼得高句麗人、漢人同時暴亂。

  不論怎麼看都是大麻煩啊!

  略作考量後,慶修又道:“我返回中原時,曾路過遼東以北的建州地,那邊雖然是尚未開化的原始森林,但土地肥沃程度不次於中原,只是將其開墾成農田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時間。”

  “如果,能將高句麗的遺民分批次轉移至建州地,同時從中原遷移出一些漢人和他們一同開墾建州,那時高句麗的耕地便可騰出來讓漢人耕作。”

  既開墾了新耕地,又解決高句麗遺民的歸屬,兩全其美。

  李二倍感意外,“遼東建州?那不是女真人所居住的蠻夷之地?而且聽說那邊的土地像沼澤一樣貧瘠,只能生長雜草和樹木,並無法耕作。”

  他從未去過遼東,但是根據邊軍、地方官員的報告中,他只知道遼東漫山遍野都是茂密的原始森林,還有和沼澤一般漆黑,不知能否耕作的土地。

  本來大唐的人口正處於恢復期,土地充沛,暫時並不需要向關外去開拓耕地,所以李二對那一帶的蠻夷之地一點興趣也沒有,更遑論去了解。

  “陛下此言差矣,遼東雖然氣候寒冷,但那裡的黑土地,整個遼東平原,都是肥沃程度與中原不相上下的絕佳耕地!”

  慶修可一點也沒有誇大其詞,在工業化時代,遼東的黑土地產量高的驚人,只是唐時無人知道黑土地的肥沃。

  更沒有徹底佔據建州,完整據有遼東平原,所以黑土地在唐朝時並未被髮掘。

  但毫無疑問,眼下就是開發遼東平原的絕佳時機,讓百萬計的高句麗人、漢人同時進入遼東,一同開墾黑土地,絕對是一箭雙鵰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