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八方匪路(第2頁)

 遲遲沒有等來她的回答。

 耳邊的風聲忽遠忽近,他看不見比他靠前的紅棕駿馬上殷羅不自覺揚起的嘴角,她有意的放慢速度等了等他,待他兩人並肩時她看他,問:“你方才說什麼?風大,聽不清楚。”

 池臨靜搖搖頭,只是笑了聲,沒有再重複。

 真是機靈的鬼丫頭,她內力高深,哪裡怕風聲衝散了話語?

 定是想詐他再說一次,他偏不。

 白馬很快領先,超過了殷羅。

 殷羅撇了撇嘴,腹誹看來這人太聰明也不是什麼好事,就比如此刻,平白少了點樂趣。

 夕陽越發近了,半輪日頭罩庇著整個靈州,昏黃錯落,駿馬奔騰在這昏黃下,似是能跑過時間。靈州距離梧州尚且很遠,怕是又要馬不停蹄日夜兼程了。

 無妨,他們本就應該,一直在路上。

 海硯山飛雪,梧州城飛葉,是早前不知從哪一帶就傳下來的老話,雖這兩地在天下都極負盛名,可這一說,海硯山奇的是雪,梧州奇的卻是葉,雪是天賜絮,可這葉不過覆舟形,有何以為奇?因了這一句,歷來便有很多江湖俠客、文人墨客特地來此,多是想要一睹這能與海硯山齊名的梧州葉,究竟是什麼樣的驚世景觀。

 梧州城中的商賈發家也多數是因此,且這梧州地處三城通衢,向西北是乃靈州,南下則是林城,直直東行就能抵達蘋都,引得多數鏢局、豪商爭先定居,為的也多是想沾一沾此地的財氣。

 為避免先與淮山官道上運送煤炭的淵縉王手下碰面,殷羅與池臨靜去梧州特意走的匪路。所謂匪路,通俗點說,就是流寇盜賊運送貨物所走的便道。這種匪路一般離官道都很近,多數是暗地開在了官道附近的山巒草叢樹林中,有著與官道不同的特殊標記,這樣做呢,一是為了方便觀察官道上是否有官府的人,二就是也方便於這些流寇盜賊再次截貨打劫。

 天下每一條匪路都有屬於自己的路主,這些路主都屬於是在這條匪路附近最有本事的賊窩老大,過路的小盜小賊攜帶貨物走這匪路前,會自發的勻出一些送給匪路路主,美其名曰是“送禮”。實際上是打點,雖說盜賊在於江湖已算微末之流,卻也有屬於這一行的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