犧牲品(第2頁)

 不過頂級二字也只能是說說而已。雖然確實是潛力股,但由於他們擴張遲緩困難,與真正的頂級勢力相比,他們也只能在口水仗上拿出來說說了。畢竟現實擺在這裡,擴張遲緩的他們已經被真正的頂級勢力甩開太多。

 種種原因疊加在一起,這些不併網的孩子因此成了被欽定的犧牲品。他們從生下來的那一刻便被當作他們與外界維持正常交流的犧牲品,因為種種原因,比任何他們能接觸到的人都要弱小。

 在併網的影響下,所有人都擁有著近似的共識,因此犧牲品與正常孩子之間的欺凌現象很罕見。孩子們提前接受的觀點足以保護他們被犧牲的孩子們。

 然而他們用來製造思維網絡的意識終歸是沒有理智可言的。其完全是一個誰聲大誰有理的產物。不主動欺凌,不代表平等。

 事實上,他們的共識中,完全不認為這些不併網的孩子與其他的孩子之間是平等的。在口口聲聲歌頌這些孩子們做出的犧牲,格外照顧的同時,他們也從未把這些生來就犧牲了前程的孩子放在與其他正常孩子同等的位置。

 他們給這些被犧牲的孩子預支了不一定等價的補償,隨後非常正常地將他們放在了低一等的地位上,在需要作出選擇的時候,他們的命運顯然被提前註定了。

 這些從未併網的孩子們也不是傻子。這種極其明確的共識輸入到尚不知事的孩子眼中,很明顯地影響了他們的性格發育。這些被當作犧牲品的孩子們大多數自幼謹小慎微,沉默寡言。

 “沒人願意如此低人一等,但劣勢已經形成,無力迴天了。實在不行也不必強求,集體會一直養著你們的。”

 從小到大,類似的說法不知重複過多少次。縱使他們能生出在外面的天縱奇才,也養不出正常的成果。這些自幼欽定的犧牲品們從小在悲哀的環境下養大,任怎麼生都難以讓這些孩子有第二種性格。

 雖然他們平日裡受的照顧不少,但卻不影響他們作為犧牲品的核心邏輯。到了各方選年輕一代參會的時候,還是要從這些人之中選出一些參賽選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