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琅歲玥 作品

第260章 海戰,序篇

朝鮮海峽位於朝鮮半島南端與日本九州島、本州島之間,整體長220多海里。

 在海峽範圍內,除了散落著眾多小島以外,沿著接近中線的位置,還縱列有兩處較大的島嶼,也因此從朝鮮海峽中分出了幾個子級海峽。

 其中位於偏東邊的,是對馬島。由該片島嶼隔出來的,在北側是釜山海峽,南面的是對馬海峽。

 對馬島西南方向約130海里,位於整個朝鮮海峽西口處的,是濟州島。

 濟州島以南便是東海海面。

 島北側至朝鮮半島之間,則是長約70海里,寬30多海里的濟州海峽,也是陳經元率領的第三分艦隊,準備與敵人交戰的地方。

 擁有德國血統的耶森,年齡與陳經元相同,並且有著十多年海上服役的經驗。

 這位閱歷豐富的海軍少將,在遠東工作的時間已經有十年之久了,對這裡的海域可謂十分的瞭解,也對這次遠航的危險性心知肚明。

 為了儘可能的降低風險,在出航之前他曾提議旅順分艦隊進行佯動,以策應海參崴分艦隊的行動。

 他的要求儘管得到了採納,但可惜旅順方面只派出了小規模的編隊,又在華夏海軍第一分艦隊做出反應後,迅速的縮了回去,實際上並未起到任何有效的牽制作用。

 於是,能否順利完成轉移的任務,安全到達目的地,就只能靠耶森他們自己了。

 按照他原本的計劃,在分艦隊到達朝鮮海峽海域後,將從對馬海峽那邊悄悄的穿過去,然後鑽進東海的腹地,再北上駛往旅順。

 這樣雖然更繞遠一些,但卻有更大的希望,可以儘可能的避開華夏海軍的攔截。

 然而這份美好的希望,在鬱陵島時被無情的打破了。

 日本軍艦的出現,讓耶森很是懊惱。隨後他嘗試了幾次艦隊佯動,試圖擺脫尾隨,可除了耽擱些時間,並無什麼效果。

 面對黏在身後的中立國巡洋艦,耶森又不能對其訴諸武力,就只能選擇無視——對面的兩艘船是有名的“快腿”,想要擺脫或是徹底幹掉,確實都不太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