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琅歲玥 作品

第255章 山海關(第2頁)

 於是,他們調集軍中主力進駐山海關,準備藉助沙俄的威勢嚴防死守,保住他們最後的地盤和希望。

 山海關的城牆是夠高大,是夠堅固,可當下已經是火炮馳騁天下的年代了,冷兵器時代的防禦手段在其面前,也就那麼回事吧。

 沙俄宣佈劃出所謂紅線之後的幾個月裡,北域的南界地帶一度出現了平靜,但瞭解華俄兩國其他舉動的人都知道,這種平靜不過是存在於表面的暫時現象而已。

 到了9月中旬,局勢突然出現變化,大隊國防軍開始向山海關附近聚集,同時海上戰艦活動頻繁,完全是一副準備要展開正面猛攻的架勢。

 這讓山海關的滿軍十分緊張,儘管他們在那裡集結了數萬兵力,已超過滿軍現有總兵力的三成,但自信心和士氣的缺乏,卻是怎麼都無法彌補的。

 於是滿人們一面向沙俄方面進行通報和求助,一面將幾乎全部的注意力投放到面前的國防軍身上,緊張的關注著對方的一舉一動。

 誰料,進入10月後,終於燃起的戰火卻出現在了山海關的側後。

 原本被認為兵力不多的承德方向的國防軍,率先向建昌方向發動了進攻,並且一路順利,進展神速。

 很快建昌便被攻佔,國防軍隨後從那裡分兵繼續前進,一路攻向朝陽,另一路則襲往寧遠。

 如此一來,山海關滿軍的後路,就處於被切斷的威脅之下,本就士氣不振的他們,很快就亂了陣腳。

 10月中旬時,滿軍之中開始出現了逃兵,很快就發展成了成建制的擅自撤離,接著在陣線出現了多處漏洞後,主將被迫選擇了全面後撤。

 滿軍撤出山海關的行動,不出意外的轉變成了潰退,而且是災難性的。

 他們在國防軍的追擊和海岸邊戰艦的炮火打擊下,四散奔逃,傷亡慘重。最後僅剩萬餘的殘部,一路越過了寧遠,直接奔向了錦州。

 就這樣,至10月底,國防軍相繼收復了山海關、寧遠、朝陽和建平等地,前鋒已進至錦州外圍的大虹螺山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