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琅歲玥 作品

第251章 “衝刺階段”的造艦活動(本章有設定插圖)(第2頁)

 比較特殊的是海軍陸戰隊,他們除了沿用海軍服色以外,在陸上作戰時,也常會根據需要選用陸軍的服色。

 為了提振新國家的氣勢,鼓舞人心,展現軍威,1900年10月,在去掉了“臨時”字號的,首位民選總統陳濟懷的要求下,國防軍相繼舉行了陸海兩場閱兵式。

 陸上閱兵式是在南京進行的,萬餘身著新式軍裝的陸軍和海軍陸戰隊將士,攜帶裝備整齊亮相,讓現場的民眾和各省代表們深感振奮,也向觀禮的列國嘉賓充分展示了威儀。

 海上的檢閱則是在膠州灣舉行的,海軍出動了能夠動用的所有艦隻,英、美、日、法和暹羅等國也都派艦參加,使之成為了一場規模不小的海上盛典。

 如今國家初定,萬事尚安,但華夏面臨的壓力和任務依然十分艱鉅。

 在處理好外交和內政事務的同時,為了完成後續的使命,國防軍更要在這近乎是“衝刺階段”之時,抓緊進行整軍備戰。

 其中陸軍方面,化繁為簡的講,主要就是擴編、嚴訓和修訂作戰計劃。

 僅僅與一年之前相比,陸軍已經擁有了十倍級的兵源地。

 有此有利條件,自然要利用起來,要將現役軍隊擴充至三十五個常備師,總計六十餘萬兵力。

 預備師則要增至二十個,平時為九萬人,滿編後可超過三十萬人。

 最為關鍵的是,要梳理好全國各地的兵役體系,使得一旦大戰開啟時,可以迅速實現徵集,能夠充分利用起這龐大的人力資源。

 對於海軍而言,最重要的任務當然也包含作戰計劃的制訂,此外就是要加速完成既定的造艦活動。

 1900年7月和翌年1月,共和國成立後的第一型新主力艦,相繼舉行了開工儀式。

 這型戰艦,是五年艦隊計劃中的最後兩艘戰列艦,分別為通州海軍造船廠負責的“思齊”號,和由雷州海軍造船廠建造的“常武”號。

 兩艦分別於1903年7月和11月完工,單艦造價665.1萬華元。

 (按:華夏共和國成立後,以含金量為1.125克純黃金的華夏元,取代了原來的兩江元。若依此計算,6.5華元約合1英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