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琅歲玥 作品

第245章 汾水河畔

在香河一線的戰場上,直隸練軍一觸即潰,牽動了新陸軍也不得不主動後撤。

 可是火線後撤,豈是那麼容易的事情,這需要部隊具備良好的組織和協調,將領的指揮佈置也至關重要。

 很可惜的,這些要求新陸軍都無法做到,至少不能有效的完成。

 如此一來,混亂也就在所難免,並且很快就轉變成新的潰敗。

 在防衛軍第一軍的追擊下,清軍有組織的撤退僅維持了不到半日,之後就發展為了四散潰逃。

 在此亂局之中,有的清軍陷入了防衛軍的包圍,隨後被殲或繳械投降。

 有的清軍則拋棄了武器和裝備,直接散入民間,從此煙消雲散。

 仍有部分新陸軍,保持了小規模的編制,並紛紛沿著北運河向京城方向敗退,最後聚於通州西北的地方。

 經過收攏之後,這部分清軍共彙集了萬人左右,鐵良和董福祥也都身在其列。

 清軍潰敗的消息,很快就傳入了京中,瞬間引發巨大的驚亂。

 如此兵敗如山倒,震撼了清廷,而軍中也一定得有人背這個黑鍋。

 朝廷對那些視為“雜牌”的練軍當然不會手軟,把那些將領們免官的免官,下獄的下獄,砍頭的砍頭。

 此外在新陸軍中,因與榮祿關係密切,而成為五鎮中唯一漢人統制的董福祥,也成為了倒黴蛋,被清廷嚴旨革職查辦。

 此時,防衛軍第一軍軍長褚雲升也不好過,他因未能實現對清軍的聚殲而遭到參謀總部的斥責,並且命令他儘快向京師進軍,不打折扣的完成後面的作戰任務。

 褚雲升對此很是無奈,只能默默接受。

 此戰中,儘管防衛軍戰鬥力佔優,但畢竟雙方人數相當,再加之清軍一觸即潰,跑得飛快,讓人始料不及,欲求徹底圍殲談何容易。

 即便如此,清軍仍有大半消散,所餘主力不過萬餘,且如驚弓之鳥,短期內難有作為,第一軍的戰績亦算不錯。

 故而第一軍的一眾官兵們,對於上峰的斥責頗有些微詞,並都憋著一股勁,要在後面的行動中挽回顏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