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琅歲玥 作品

第238章 長艏樓驅逐艦(第2頁)

 當世界海軍進入到蒸汽鐵甲時代後,世界上主流的戰艦風格,主要分為了英國和法國兩種流派。

 這兩種流派,在很長的一段時期裡,都幾乎引領了世界艦船樣貌的發展,直到一批新興工業國家的崛起,才逐漸打破了這種格局。

 在這些國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包括,德國、美國和意大利等。他們都因國力漸增,海上利益也日益擴大,便相繼建設起了強大的海軍。

 這些新興國家在其海軍發展的過程中,結合自身的國情和戰略考量,又逐步在艦船設計上形成了獨樹一幟的風格。

 其實兩江也可以算進這類新興勢力之中的,而且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具備了相當的造艦實力。

 但是兩江真正形成自己的造艦風格,則還要等到數年後的下一個時代。

 而在目下,其在戰艦的設計建造方面,仍是以學習別國的樣式,再根據自身的理解和認識進行細節上的調整,走著“以英為主,博採眾長”的發展路線。

 這不,在近些年來蓬勃發展的雷擊艦或驅逐艦方面,出現的一些新式設計,就吸引了防衛軍海軍的目光。

 這種誕生不久的新式艦種,在發展的初期,至少從外觀上看去,似乎就是放大並加強了火力後的魚雷艇。

 其艙面的佈局,武器的配置方式,皆與魚雷艇別無二致。特別是龜殼狀的艦艏甲板,簡直就是“抄襲”了魚雷艇的標準“裝扮”。

 這種情況延續了數年後,直到1899年,一艘編號為s90的德國雷擊艦的出現,才讓這類新艦徹底的告別了魚雷艇的模樣。

 德國海軍起步較晚,其造艦技術的發展與兩江類似,最初也是從向法國和英國學習引進來起步的。

 只不過,由於德國具備強大的工業實力,國情又比較特殊,使得其在後續的過程中往往能夠設計出比較具有特色的戰艦來。

 在德國人稱之為“大型雷擊艦”的領域,也是如此。

 德國的大型雷擊艦,最早也是從向英國引進來起步的。隨後在自己進行設計建造時,卻出現了飛躍,而轉入了另一條嶄新的發展軌道。

 s90號就是這條軌道的起點之作,該艦的其他性能並不出眾,但在外觀上摒棄了龜殼式艏甲板,以及緊隨其後的小型指揮塔的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