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琅歲玥 作品

第189章 棋盤已經擺好(第2頁)

 看上去祥和的1891年,也就是光緒十七年,對於東方人來說,其實平靜的表面之下,卻蘊藏著無盡的危機,也給未來埋下了重要的伏筆。

 在這一年裡,已經發生了的幾樁事,雖然看似彼此間並沒有多大的關聯,實際上卻是盤根錯節。也已經改變了,那些有能力影響世界格局的人的決心。

 如今,在這個平行世界的遠東地區,一副巨大的棋盤已然擺下。

 即將陸續投入其中的各方勢力,或成為對弈者,或成為棋子。而這場棋局,也將決定著他們各自的命運。

 當然,每個人都不願意成為棋子,都想努力成為能夠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棋手。

 日本就懷有這樣的想法,還為了積攢具備當棋手的實力,在國內不斷的折騰著。

 為了增強軍事力量,日本的軍費已經保持在國家財政預算總額的三成,並且還在不斷加碼。

 其海軍也連續推出了多番擴充計劃,持續購造新艦,備戰意味濃厚。

 在國策上,雖然經過十餘年前的臺灣和琉球之事,日本國內的擴張主義一度被打壓。

 但好了傷疤忘了疼,在沉澱了幾年之後,其國內諸如“徵韓論”、“脫亞論”、“大陸政策”、“主權線”和“利益線”等論調又開始甚囂塵上。

 而且其國內的主政精英們,也大多贊同這些具有侵略性質的思想,主張應該大力對外擴展日本的“生存空間”。

 不過其品性雖劣,但這個極具雙重特性的民族,卻有著一個“優良的傳統”。

 那就是在強力者的威壓面前,他們總會表現出極為順從的恭敬,只要對方能夠保持住令其敬畏的實力。

 這一點,在曾經的大唐和如今的西洋列強身上,都有明顯體現。而如今的兩江,似乎也位列其中。

 到目前為止,在兩江面前,日本都是懾服的。

 兩江的表現,也確實夠強勢。在十多年前暴打過對方一頓後,幾年前又通過與法國共演的全武行,駭得日本更加低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