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琅歲玥 作品

第179章 北洋的“候鳥”(第2頁)

 而到了春天來臨時,北洋艦隊便從南方北歸,往往會順道訪問朝鮮和日本,甚至海參崴等地。

 北洋艦隊的這種週期性的巡航,就如同候鳥一般。當然在這其中,也包含著對潛在對手威懾的意味。

 不過也不是每次巡弋或訪問,都能在平和的氛圍中進行。

 光緒十二年夏,北洋艦隊在出訪日本長崎時,放假登岸的北洋水兵就與日本浪人和警察發生了激烈的衝突,造成了極為惡劣的流血事件。

 事後都不願意擴大事端的雙方,在英德公使的調停下達成妥協。互相向對方的死傷人員進行了補償,算是平等的了結了此事。

 除了上述這些巡海遠航之外,成軍後的北洋海軍還定下規矩,要每三年舉行一次海上閱兵和聯合演練。

 屆時由清廷委派大臣親臨,稱之為大閱。並要求大清的其他艦隊,也要派出軍艦,一同操練。

 光緒十五年冬月,海軍提督加尚書銜丁汝昌,率領著“定”、“鎮”、“致”、“靖”、“經”、“來”六艘北洋主力戰艦,例行南下,順訪上海。

 同行者中,還包括了北洋海軍的英籍洋員總教習,“會統北洋水師提督銜二等第三寶星”琅威理——這也將是他最後一次隨北洋艦隊出巡。

 兩江方面在一個月前,便得到了北洋艦隊將來訪上海的通傳。決定予以高規格的接待,並由海軍中將陳經元專程負責陪同。

 防衛軍海軍還特意派出了,兩艘“玄鳥”級鐵甲艦和四艘“青龍”級魚雷炮艦,列隊於吳淞口外,對北洋六艦進行對等接待。

 北洋海軍的各位將領,對於能夠得到陳經元的陪同,皆感到很是榮幸。

 要知道,江法戰爭中的海上戰鬥,是近二十年來世界上少有的較大規模的海戰。戰後,列國海軍都將其納為深入研究的對象。

 而陳經元更是因為其戰鬥經歷,成為海軍界的英雄人物,備受推崇,聲名遠播內外。

 北洋隊中,尤其是琅威理等洋員,在見到陳經元時都很是激動,並表達了十分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