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琅歲玥 作品

第170章 戰艦外銷(第2頁)

 兩江從中獲得了,面向南海的重要基地。兩廣則借其鞏固了廣東的海防,並獲得一筆額外的經費。雙方可謂各取所需,各有所得。

 如今,意欲發展自己的水師,又苦於缺乏資金和經驗的張之洞,正可以與兩江再度展開合作,藉助兩江的力量,消除各項難題。

 而借地章程,也為其解決了資金上的困難——可以與兩江商議預支地租,墊付各項。

 陳濟懷則在接到張之洞的電商之後,給予了積極的回應。他很痛快的答應了對方的所請,並即刻安排專人員赴粵,與其進行接洽。

 經過一番交流和商議之後,雙方於光緒十三年四月初達成一致,決定由兩江防衛軍海軍協助廣東組建新式水師。

 所用花費,皆按兩邊協商作價,以雷州地租相抵。

 在此意向當中,涵括了人員的培訓,技術上的支持,訓練和日常的指導等事項。除了這些以外,涉及戰艦的內容尤為引人矚目。

 所列艦隻的轉讓和代為建造,也成就了兩江最早的軍艦外銷。

 具體包含,由防衛軍海軍向新組建的廣東水師,移交舊式巡航艦四艘,共作價30萬兩銀。

 四艦為原“廬山”號、“武功山”號、“孤山”號和“八公山”號。廣東水師在接收後,分別將其更名為“廣泰”號、“廣同”號、“廣有”號和“廣謙”號。

 此外,兩江還要另為廣東水師新造炮艦四艘,和小型快船兩艘。建造任務,全部由新建成的雷州海軍造船廠來承擔。

 四艘新造炮艦,選取的型號是“文鰩”級。廣東水師分別將其命名為“廣海”號、“廣靖”號、“廣寧”號和“廣安”號。

 四艦於1887年5月至1889年5月間建成,每艘作價21萬兩銀。

 作為“同族兄弟”,“廣海”級炮艦的性能和配置,與“文鰩”級完全相同。

 而兩艘小型快船,則選取了“青龍”級魚雷炮艦的樣式,分別被命名為“廣東”號和“廣西”號,足見廣東水師對其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