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琅歲玥 作品

第125章 第二戰隊的行動(第2頁)

 那艦上的單座煙囪,吐出的煤煙也越發濃重,分明就是在加速逃走。

 這些跡象明確的表明,眼前的是艘法艦!

 “全速,追!”

 擔任小隊指揮的“揚州”號艦長一聲令下,兩江二艦提高航速,追了上去。

 他們追趕的,正是法國鐵肋木殼巡洋艦“窩爾達”號——孤拔曾在“馬尾之戰”中,將其作為旗艦——排水量1,300噸,裝有5門中口徑火炮。

 “窩爾達”號在“馬尾之戰”後,就被孤拔留在了馬祖錨地,負責周邊的看守和巡弋。因此被兩江戰艦抓個正著。

 並且該艦已經收到了,幾天前“霞浦以東海戰”的通報。所以見到兩江戰艦後,掉頭就逃。一邊逃著,還一邊“砰、砰”的遙遙發炮。

 這讓兩江海軍的官兵很是納悶,兩方相距這麼遠,超出射程之外,法艦就開炮了。這,不是胡鬧麼。嚇懵了嗎?

 總之不管怎麼樣,先追上去再說。

 “窩爾達”號是1864年在瑟堡海軍造船廠開工,專為殖民地建造的小型巡洋艦,理論最高航速只有12.5節。根本跑不過身後的追兵。

 既然互相已經確認了身份,那就免了寒暄客氣。當“揚州”號和“徐州”號兩艦追至艦炮射程後,雙方間的這場小規模戰鬥也就正式打響。

 過程不用多講,無論用什麼去想,都能猜到結果。

 兩江二艦,沒費多大氣力就把對手打得鼻青臉腫,哦不,是千瘡百孔。

 “窩爾達”號已遭重創,又無可能逃脫,只得掛起了白旗,乖乖投降。

 兩江官兵見該艦實在是傷得太重,便在收容了俘虜後,又朝水線處補上了幾炮,送它沉入了海底。

 隨後兩艦整隊,再向北竿塘方向駛去。

 而方文光帶領的其餘四艦,在聽到炮聲後,也加速趕來。恰好與“揚州”號兩艦重新會合。

 經過對法國俘虜的審問,得知,法軍駐在馬祖錨地,是有兩艘軍艦的。

 除了“窩爾達”號以外,還有一艘是“野貓”號炮艦——該艦與前幾日被兩江海軍擊沉的“益士比”號,系屬同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