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琅歲玥 作品

第84章 沖齡皇帝

同治皇帝病逝,膝下又無皇子。使得大清國,出現了皇權危機。

 不過滿清皇族們,尚還在白山黑水時起,就懂得便宜從權,才有了大清二百餘年的基業。

 更何況,現今在紫禁城裡,還有一位權力慾望極強的女流存在。自然不會讓危機成為現實。

 不管母子關係如何,慈禧太后畢竟是同治皇帝的親孃。

 母子連心,子病母憂。

 而當皇帝病重,以至無法視事時,慈禧更是急得如火上了房。

 因為這相當於,大清的最高權力,出現了真空。

 同治十三年冬月初,皇帝將批閱奏摺之權,暫交給了奕?與李鴻藻代理。

 眼見大權有可能就此旁落,慈禧太后再也坐不住了,忙不迭的走到臺前。

 早已練就一身“導演”本領的她,拉著慈安太后,再演一出好戲。

 當日,兩宮太后於皇帝的病榻前,召見了軍機和御前王大臣。

 隨後,又在別室,再次召見。

 慈禧告訴諸臣,剛才眾人已見到皇帝病重,短期內皆不能理政。既然如此,該怎麼辦,你們就想個法子吧。

 在她的暗示下,自然有人啟奏,請兩宮太后繼續垂簾。

 隨後又扭捏作態一番之後,皇帝降旨,“求太后代閱折報一切折件”。

 於是,“大導演”慈禧太后,又將大清的至高皇權,重新握在手中。

 但這畢竟是臨時的。當同治的病勢已入膏肓,其身後事如何,也成為必決之事。

 與整日哭哭啼啼、捶胸頓足的慈安太后不同,作為皇帝親孃的慈禧,已無暇哀思,而是緊盯著皇位繼承這件大事,不住的打著算盤。

 同治皇帝駕崩當日,兩宮太后急召近支王公,和御前、軍機、內務府諸位大臣。商討皇位的繼承人選。

 隨後宣佈懿旨:“醇親王奕譞之子載湉,著承繼文宗顯皇帝為子,入承大統,為嗣皇帝。”

 意思就是說,將奕譞的兒子載湉,過繼給咸豐皇帝做嗣子。在同治死後,兄終弟及,承繼皇位。

 新皇帝即位後,立年號為“光緒”,翌年改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