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琅歲玥 作品

第69章 首裡城

琉球王,真正的稱呼是“琉球國中山王”。

 現在的琉球王尚泰,是在道光二十七年繼承其位的,那年他才五歲。

 隨後,他又以“王世子”的名號直等到同治五年,才迎來了大清的冊封詔書,正式稱為琉球王。

 這琉球國的歷史可算悠久,其立國至今已有數百年。

 但最初在這琉球島上,卻不是像今天這樣只有一國,而是有山北、中山、山南三國並立共存。

 並且到了大明朝時,三國均接受冊封,都成了大明的藩屬國。

 在琉球島上這三國之中,中山國的實力是最強的。

 中山後來也相繼滅掉了山北和山南,統一了琉球島。並逐漸將版圖,擴展到北方的奄美,和南方的八重山、宮古等島。

 中山國統一琉球后,繼續對大明朝貢不斷,謹守臣節。大明也認可了,其對整個琉球的統治,並正式賜給琉球王族“尚”姓。

 後來當大清取代了大明,入主中原之後,這種宗藩關係仍一直延承下來。

 然而在萬曆三十七年時,日本德川幕府下的薩摩藩大舉入侵琉球,攻克王城,俘獲王族,並大肆劫掠,琉球國淪陷。

 後來,為了利用中原王朝與琉球之間的封貢關係,通過掌控琉球國的勘合貿易權,收取鉅額經濟利益,日本人才又讓琉球復國。

 但他們仍割走了奄美諸島,並且一面對外盡力隱藏其在琉球的存在,一面又對琉球進行無休止的盤剝。

 為此,薩摩藩在那霸設立了“在番奉行”,對琉球進行嚴苛的控制,並極力施行各種壓榨。琉球的國力從此不振,百姓更是飽受疾苦。

 琉球國也由此進入了“一國兩屬”時期。

 而當德川幕府倒臺後,日本邁入了明治時代。隨著“廢藩立縣”政策在全國推行,日本政府也開始了陰謀吞併琉球的“琉球處分”之路。

 按照日本人的計劃,這個過程將分作兩步完成。第一步是,設置藩國。第二步是,廢藩置縣,徹底吞併琉球。

 同治十年,日本執行了第一步計劃,也就是所謂的“第一次琉球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