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琅歲玥 作品

第60章 鐵肋船(第2頁)

 由此,一種折中且各取不同材料優點的艦體結構——鐵肋木殼,也就應運而生了。

 自十九世紀中葉起,在西洋各國,正是鐵肋木殼船大行其道之時。

 因此,追趕世界海軍潮流,建造鐵肋木殼式戰艦,也自然成為兩江水師營的必由之路。

 由於此前浦江造船廠已經建造過鐵肋木殼的商用船舶,因此在建造新一批戰艦時,可以提供相應的技術支持。

 當兩艘“紫金山”級巡航艦即將下水時,水師營新一批戰艦也已經做好了建造前的準備。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太平冶廠還在發展之中,至少在數年內,造艦所需鐵材仍要依靠進口。

 新型號的巡航艦,同級計劃共建造四艘。均由水師營造船廠的兩座船臺,交替建造。

 自同治九年冬月起首艦開工,到同治十二年三月,四艦全部建造完成。單艦的總造價十七萬五千餘海關銀,約合5.3萬英鎊。

 各艦在下水後,分別被命名為“黃山”號、“九華山”號、“八公山”號和“天柱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