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琅歲玥 作品

第52章 水師營(第2頁)

 為此,她召見倭仁,並屢次對其進行勸誡,期望他能轉變立場。

 然而倭仁的態度很是頑固,甚至再次上疏,認為辦洋務是“上虧國體,下失人心”。堅決頑固到底,絕不轉圜。

 慈禧見狀,知其無藥可救。為了打擊倭仁等人的囂張氣焰,便祭出了戲耍的手腕。

 她明發上諭,命倭仁組織另設學館,可與同文館互相砥礪。並且諭令他“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行走”。

 這意思就是,你倭仁不是說天文算學勿需向洋人學習,咱大清國人自己就會麼?那你就也辦個館,招些你所說的人才,來讓大家瞧一瞧。

 你倭仁不是說總理衙門是“異類”嗎?那就讓你去那兒噹噹差,也去好好體會一下和洋人打交道的滋味。

 慈禧開出這個不大不小的玩笑,可簡直是要了那位老夫子的命。

 為此,他一邊上疏,稱自己並無精於天文算學的人選,也不必另行設館,同文館更不能中止。

 另一邊,他又連續四次請辭,希望開去總理衙門的差使。

 在辭呈屢次遭拒後,倭仁甚至還用了墜馬自殘的法子。企圖以養傷開缺,卻仍未能擺脫窘境。

 直到最後慈禧覺得差不多了,才算饒過了這位老夫子。並且明發了一道嚴厲的上諭,對倭仁等保守派好一番痛斥。

 就這樣,這場洋務派與保守派之間的大辯論,終以洋務派的勝利而畫上句號。

 慈禧在支持洋務派的同時,也進一步豐富了自己的弄權之術。像這些手腕,今後定然還會被她再加運用。

 不論怎樣,有最高掌權者的支持,大清國內各地籌辦的洋務,多得以順勢推行。

 在這樣的大氣候下,兩江那邊,商團水師營也在穩步發展。

 同治六年十月,儘管水師營江陰基地仍處於建設之中,但在船廠率先搭建好的1號造船臺上,一艘戰艦的建造工程已經悄然開始。

 江陰水師營造船廠建造的這第一艘戰艦,仍為小型木質炮艦。其型制與“高郵湖”號相近,只是規模略小。

 該艦艦體全長55.3米,寬7.9米,吃水3.5米,正常排水量60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