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琅歲玥 作品

第50章 第一艘戰艦

陳濟雲率領的各支商團隊伍,於冬月底前陸續匯齊到了徐州。加入到李鴻章的剿捻大軍。

 此時的捻匪,已經一分為二。其中的東捻仍留在原來的活動地域。而西捻則轉移,進入了陝西。

 面對局勢的變化,李鴻章決定傾全力首先對付東捻。

 他在作戰的大方針上,仍沿襲了曾國藩原有的戰略。並在其基礎上,改用“扼地兜剿”的戰法,更加註重集中兵力。

 經過一年多的激戰,東捻在淮軍、湘軍、商團,以及清軍和各省地方武裝的聯合剿殺下,覆滅了。在此期間,李鴻章也受封為湖廣總督。

 接著,西捻為了救援東捻,主力由陝北渡過黃河,東入山西、直隸腹地。清廷為之大震。

 李鴻章也因此,與在陝西督軍的左宗棠,再生齟齬。

 在清廷出面協調下,各路大軍暫息嫌隙,協力圍剿。終於同治七年夏,剿滅了西捻。李鴻章也因此再獲加賞。

 捻匪覆滅之後,陳濟方管轄的蘇、皖、贛三省,也久違的實現了完整的和平。

 陳濟方也終得施展拳腳,開始在兩江地區全面推行新政。

 而在更早的時候,陳濟懷統管的商團水師營,也迎來了發展的重要節點。

 同治六年的六月,水師營擁有了第一艘真正的戰艦!

 當陳家兄弟開始建設近代水師的時候,要面對的第一個重要難題,就是手中沒有戰艦。獲取新式軍艦,就成為創辦水師營的要務。

 在暫時排除了從海外引進的方案後,讓水師營裝備第一艘戰艦的重任,就落在了江蘇境內造船廠的肩上。

 由於設在江陰的水師營造船廠,仍處於興建的過程中,更是缺少設計和技術工人,距離能夠建造船艦尚需時日。

 東和商行旗下,設在上海的浦江造船廠,就成為水師營造艦的唯一選擇。

 浦江廠,初創於道光二十九年。經過多年發展,除了能對各型船舶進行修理、維護外,在造船方面也頗具規模。

 此時的浦江廠,已經能夠建造排水量三千噸以下的商用船舶。並且擁有四座造船臺、兩座修船塢,和眾多有經驗的技術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