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誦夏弦 作品

第四百五十一章 超脫之道(求訂閱)(第2頁)

反之,後天的努力,與其精神意志上所能達到的強度,才是真正決定其上限的因素。

這也是《易經》之中,君子以自強不息的道理。

“不知道我現在的力量屬於什麼層次?”

念及於此,張唯突然念頭波動起來。

如果對比陽神世界,此時的他,毫無疑問已經超越了陽神和粉碎真空的戰力。

但要是對比永生世界,他就沒有一個準確的標準了。

因為粉碎真空的力量,是基於他身處這個世界基礎上的。

無論是粉碎真空,又或是陽神哦境界,都必須結合整個大千宇宙,才能打出那種層次的力量。

而如果換了一個世界,大道不同,自然不可能與之契合,戰力亦會大降。

況且按照世界上限來說,陽神世界與永生世界也完全無法相提並論,即便是境界與力量達到了,也未必就有相同的戰力。

就像他當初剛到永生世界時,已經是千變萬化的境界,但戰力也就相當於長生二重不死之身上下。

一直到他吸收了足夠的法則,晉升為萬古巨頭,這才實現大幅度躍進。

不過按照張唯的推算,現在的自己,應該也絕不會弱於羽化門那羽化三聖,甚至或許能夠與長生八重,混洞境的強者對抗。

要保持巔峰戰力,除非是將大千世界煉化,不過要煉化一個如此大的世界,就算換成是玲瓏仙尊親自施展萬龍煉界大仙術,也未必做得到。

如果真能煉化整個陽神世界,那他恐怕已經達到彼岸了。

“看來還是要走以身為種的路子才行。”

張唯心中明悟,也知道了未來要走的方向。

如果能夠以身為種,那麼他就不會再依賴大道法則,同時也不會受到任何大道法則的壓制,從而影響他的戰力。

那條路,不需要大道賜福,只依靠自身,不管天地法則和宇宙如何變化,甚至是宇宙消亡,對他不會有任何影響。

然而張唯對於以身為種的概念很模湖,除了知道不受任何陌生的天地大道的影響以外,其它的所知甚少。

不過也正是因為這些種種的緣故,張唯方才做起了文明養成的事情,嘗試以小演大,藉助念頭宇宙,去窺探大千宇宙的一些本質。

光陰如梭。

自張唯修成粉碎真空之後,便沒有人在見過他,甚至是包括洪易在內。

大千世界之中,無數的高手想要尋找到他,拜入他的門下求得大道,但即便真武聖教就在那裡,卻也是可聞,可尋,終不可見。

對於世人而言,張唯的蹤跡就像他的來歷一樣神秘,就算是那位太上道的教主夢神機,也遠不及他。就彷彿是天空中劃過的一顆流星一樣,雖只在世人眼中留下了那一抹驚豔,但卻是永恆的記憶。

直到一年之後,這方世界終於出現了一些變化。

雖然張唯依舊沒有出現,但不少的高手卻都感覺到,他們所在的這片天地忽然間多了些生氣,就好像活過來了一樣。

而如果做個比喻,將他們生存的這片天地看作一個人的話,那就是人體的血液循環忽然加快了。

不過,這是一種很微妙的感覺,非頂尖強者無法感應到。

瞬間,很多人紛紛猜測,在這片天地之間,能搞出這麼大動靜的人,除了那位當世唯一粉碎真空的強者,就再也沒有其他人了。

而事實上也是如此,自張唯締造了念頭宇宙,以小演大之後,他便陷入了一種玄之又玄,極深層次的悟道狀態當中。

在這期間,他施展時間之力,把時間延緩了無數倍,再次又將陽神世界的兩種體系重頭回朔了一遍。

而在這過程中,張唯將一身所學的種種都總結了出來,並且在經過不知道多少億億兆次的推演之後,終於將自己的《真武道典》推演到了大成的程度!

這部功法,不僅包含了他所有的武道精髓,各個世界的修行之秘,還有易經的至高奧義,以及諸多種種和至高秘法。

“無論是武道也好,神通也罷,都只是人對道不同的理解和運用罷了,一切的一切,終究是殊途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