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0章 要錢要人

朱經略見葉軒墨如此鄭重的表情,他臉上的笑容瞬間消失,取而代之的則是一副嚴肅之色。

“子義,因春節之故,我等麾下從寧波府招募的軍士回鄉探親。”

“子義你也是在村中長大,這鄉下的民風想必也清楚。”

“鄉親之間在平時都是互幫互助,可鄉親之間也會相互攀比。”

“就如此番我等麾下士卒歸鄉時,無意間透露了在咱們水軍的收入。”

收入可不等於軍餉,就如現在水軍的大頭筆每月管吃管住皆在軍營,若無殺敵之獎賞,也無平時操練之嘉獎。

那他們一個月的軍餉大概在六錢到一兩之間,會根據各衛所的實際情況有些增減。

但大致來說,也不會超過二兩銀子。

如此一來,士卒之家一年差不多有二十兩銀子的收入。

(在明朝初年,軍伍之中的士兵每日可以拿到三分三釐白銀,折算下來也就是一年十二兩白銀。)

(到了明神宗時期,軍中士卒每月軍餉則為一兩五錢,一年算下來就有十八兩。)

(到了後期明朝衛所士卒每年能領到的軍餉在二十五到三十五兩不等。)

(此地取中位數二十兩。)

當然,這二十兩是吏治清明時的二十兩,若是遇到貪腐橫行之時,那還能有多少軍餉就說不清楚了。

如此規定則是因為本朝尋常農戶之家一年勞心勞力也差不多就是能賺個八兩銀子左右。

這還沒算一戶之家一年的各種消耗,一年結餘可能就二兩多銀子。

而士卒之家的結餘則是在二十兩銀子左右。

如此十倍差距一是因為參軍入伍乃是搏命之舉,豐厚的軍餉能解決軍士的後顧之憂。

二則是以此豐厚的軍餉誘惑外人參軍入伍。

唯有不斷補充新鮮血液,軍隊才能更加強盛。

作為寧波幾府的軍事最高長官,葉軒墨在聽到這位朱經略的這番話時。

他再一結合二人剛剛的那副表情,他的腦中飛速的思考著。

不等二人開口,葉軒墨便想起此地百姓與其他地區百姓的不同。

此地乃是全國首個重啟市舶司的地方。

是大周與外族交易的窗口,大週上下有能力,有遠見,有野心的商人匯聚於此。

在各地客商帶來財富,貨物的同時,也為寧波當地帶來了無盡的機遇。

而種種機遇自然也就造就了不少“幸運兒”,不少有著靈巧勁卻無處發揮的人趁勢而起。

除卻這些“幸運兒”之外,那些生活在寧波的平民百姓也順帶得了好處。

畢竟人活一世,總離不開衣食住行。

這些外來的客商也不能例外。

也正因為如此,那些原本一年只能結餘二兩銀子的農戶之家可以更為輕鬆賺到了更多的銀子。

想到這裡的時候,葉軒墨的眉間稍稍皺起。

他並非反感這些百姓能輕鬆賺取錢銀。

畢竟他作為一地父母官,自然希望自己治下百姓的生活能越來越好。

只是如此一來,那些拼死拼活才賺到高於這些百姓收入的士卒心中就有想法了。

自己拼死拼活賺錢,而這些人卻能輕輕鬆鬆的掙錢,雖然可能還是不如自己多。

可他們安全啊,他們離家近啊,能夠每日回家顧家啊。

換作自己,心中也不會服氣吧?

估計是此番有意見的軍士太多了。

而朱經略與戚繼光二人的帶兵風格自己也清楚,體恤士卒,願為自己手下的軍士著想,才求上門來。

希望來年能夠酌情多撥下些款項。

心念至此,葉軒墨便覺得自己已經明白了朱經略二人的來意。

便拉著二人語重心長的開口道。

“你二人的來意我也大致猜到了。”

“無非就是屬下軍士見外人收入眼紅,但你們也要理解我的難處。”

“四府之地需要用錢的地方太多了。”

“我不能為了你們而不顧其他方面。”

“但我還是會視情況給你們水軍添點軍餉。”

“若你們水軍各部有軍士因此而想脫離,便也彆強求。”

本朝為推行軍戶及屯田制度所產生的衛所,其中的衛所軍士都是世襲的。

如果擅自從衛所中離開,那便將視為逃兵。

是會連累家人的。

因為有此制度在,所以不用擔心這些軍士離開衛所。

可水軍幾衛中的軍士,除去那些是從其他衛所抽調來的軍士之外,大多都是從四府之地招募的新兵。

而因募兵而來的軍士則擁有更高的軍餉,以及更高的自由度。

原本朱經略與戚繼光還以為葉軒墨真猜到了他們的來歷。

可當他們聽到葉軒墨這最後一句時,他們便面帶微笑的抬手道。

“子義,錯了,錯了。”

“我們是來要錢的,可卻不是因為咱們麾下軍士看其他百姓眼紅要走。”

“而是因為那些村莊裡的百姓見了咱們麾下士卒的待遇而眼紅。”

“首先咱們麾下軍士的軍餉本就不少,更別提還有擊潰海盜,搜刮海盜寶藏的額外收入。”

“除此之外,咱水軍與市舶司之間關係密切,其中還有些不足為外人道的好處。”

“更別提如今咱們水軍有多威風……”

“以上種種原因使得周遭百姓都希望能加入市舶司水軍。”

葉軒墨聽到朱經略的這番話,他臉上的愁容瞬間消失。

“原來如此,如此不管是對水軍而言,還是對我們的計劃,都是一件好事。”

葉軒墨話音一落,一旁的戚繼光便迫不及待補充道。

“子義,除軍餉一事外,我二人還有一事要說。”

“那便是需要再向五軍都督府要些人手。”

“我等還做不到韓信點兵,多多益善。”

“若真要再吸納人手,我水軍的軍官可不夠用了。”

葉軒墨聽到戚繼光的這句話,他的臉上又閃過一絲憂愁。

哪來的這麼多軍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