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7章 白黴苔(第2頁)

 自己該提點的都已經提點了,要是這樣還是診斷不出這位病患的疾病,那自己也無話可說。

 而正一籌莫展的劉博洋在聽到這位裁判給出的暗示,他的腦海中就浮現出《素問·五臟篇》的內容。

 接著,劉博洋就知道自己應當如何做了。

 只見他面帶微笑的望著自己面前的這位病患開口道。

 “還請閣下讓我看下舌苔。”

 這位病患聽到劉博洋的話語,他不敢怠慢,趕忙張口將自己的舌苔露了出來。

 劉博洋瞧見這位病患口中露出的糜點,他的心中就安定下來。

 “可以將舌苔收回去了。”

 說完之後,劉博洋便在自己面前的本子上書寫起來。

 這位病患瞧見劉博洋的舉動,他神色好奇的望著劉博洋發問道。

 “大夫,我這是什麼病啊?”

 劉博洋一聽這話,他面帶微笑的答道。

 “你且放心,不是什麼疑難雜症,不過就是白黴苔而已,此症多指舌面生白衣,或口中多生入米粒般的白色糜點。”

 “一開始多見於舌根,舌苔處,之後再逐漸蔓延至整個舌面。”

 “此症乃是溫毒、暑毒、溼毒等多重症狀合一,這是為何我剛剛不敢確定病灶的原因。”

 這位病患雖然聽不懂劉博洋這番話是什麼意思,但這並不妨礙他對劉博洋的崇敬之情。

 “大夫,那我這病好治嗎?”

 劉博洋一聽這位病患的問話,他面帶微笑的解釋道。

 “自然好治,此病乃是因為胃火蒸騰,使得體內津液化為腐液,不斷侵蝕口部所至。”

 “若想治療此疾,那所治之處不在口部,而在胃部,所以想治此疾,宜用溫養胃部之法,對你而言,最合適的應當是當歸六黃加減湯。”

 “當歸半錢、生地三分、天麻三分、黃芪兩分……”

 路過此間的李時珍在聽到劉博洋這一連串的診斷,他面色滿意的微微頷首。

 對於這白黴苔,很多醫者會誤用溫養口舌之法,而非溫養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