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君子 作品

第183章 圍其三面,開其一角(第2頁)

 來到會客廳後,葉軒墨便看著趙陽平和其他幾位翰林修撰,還有自己那兩位同年諸葛志明和程海波。

 幾人看到葉軒墨這面色紅潤的模樣後,他們都笑著開口道。

 “子義最近的氣色真是越來越好了,應該是恢復的差不多了吧?”

 “子義,從今日起,咱們翰林院就進入了春節假期,我們是來給你送春節節禮的。”

 葉軒墨一聽這話後,笑著開口道。

 “這怎麼好意思呢,讓我那位小吏通知我一聲,我派人去取就是了,怎麼還敢勞煩諸位仁兄親自跑一趟呢。”

 葉軒墨與他們交流一番,拉近感情後,他們便不再繼續掩飾自己前來葉府的目的了。

 胡安世的弟子康樂勇率先開口問道:“子義,我們聽聞你打算將仁治拼音法傳播出去,故而想前來一睹仁治拼音法的真容,不知子義可否讓我們如願?”

 葉軒墨聽到這話後,笑著起身做了一個請的動作並開口道。

 “既然諸位有此好學之心,小弟自然不可能反對,去書房詳談吧。”

 來到書房後,葉軒墨便給每人發了一本漢語拼音的手抄本。

 看到這上面的文字後絕大部分人都皺起眉頭,果然與外界傳聞一樣,是用佛郎機人的文字編寫的。

 這東西真的能夠幫助普通人學好漢字嗎?

 兩個時辰之後,在場的所有人都用一種難以置信的眼神看向葉軒墨。

 “子義,你真是個天才。”

 華夏的每個漢字背後都有著深層的含義,故而我們在學習時需要通過老師的講解,傳授才能懂得這些。

 這樣的教育方式能夠培養出高精尖的人才,但是耗費的時間太多,不可能適用於所有人。

 而葉軒墨這方法,只是加快民眾的識字速度,從而忽視了文字本身的深層含義。

 他們讀完之後這才鬆了口氣,不瞭解文字深層含義,那就沒什麼大患,只是識字的成本降低了,想要參加科舉的成本其實還是相當大的。

 畢竟有時候,一句話的每一個漢字你都能夠看懂,但是合在一起,你就看不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