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moto3廠車!(第2頁)

  光是這個機制,秦川和約翰他們就研究了很久。

  四人沒意見,秦川便接著往下說。

  “嗯,衛青逸你做個自我介紹吧,這些都是我們車隊的主力學員!”

  在開始之前,秦川先讓衛青逸做了個自我介紹。

  等衛青逸做完自我介紹,秦川才開始給五人講解這兩臺moto3賽車。

  網上查的終歸是網上查的,他自己必須要給五人全面的講一遍。

  尤其是在這臺車的駕駛上面,賽車這方面,一句話或許就能讓很多人少走彎路。

  廠車,哪怕只是moto3的廠車,它的駕駛方式也和市售車有很大的區別,尤其是一些駕駛習慣上的。

  王招他們都是經過自己指導過的,錯誤還算少,衛青逸的騎行風格必須要做出不小的改動。

  以應對moto3賽車的習慣。

  秦川對三人一一進行了糾正,並且給他們講解了駕駛moto3賽車的技巧。

  “參數我也不用多說了,想必你們都已經看爛了,任何的參數都比不上你親自上手去感受,我要給你們講的是這臺車的駕駛習慣,以及如何調整重心!”

  秦川很快進入狀態,由於秦川並沒有跑過低組別,所以有些不充足的地方斯通納也會補充。

  經過兩人的演示,王招和衛青逸幾人才算是明白了頂級的世界級賽事和他們地方賽的區別在哪了。

  moto3的賽車並沒有那麼精緻,外觀看起來不錯,但仔細看其實很粗糙。

  比他們用的賽車要粗糙的多。

  儀表盤位置除了一個圓形的指針儀表之外,剩下的是裸露在外粗糙的線路外加ecu的接頭。

  包括車架內部都很空曠,幾乎就像是一臺做工很差的賽車套了一個精緻的外殼一樣。

  這就是這臺廠車近距離觀察的第一印象。

  很破,跟最高組廠車的精緻不同。

  秦川這臺moto3的廠車採用的是單缸250cc排量的發動機,馬力接近60匹,這個排量的發動機之所以極速能跑到260之外,除了馬力大和無縫變速箱的原因,剩下的就是極致的車重。m.sxynkj.ċöm

  moto3的車重規則和最高組的不一樣,這也是為什麼gp的廠車可以做到那麼精緻,但moto3的車卻有些粗糙的原因。

  最高組的車重限制是針對車的,單車重不得超過158公斤,這個限制對車場來說很輕鬆,所以他們有更多的空間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