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瑪聯盟 作品

第493章 同盟的壞消息(第2頁)

 此話一出,眾人都贊同。因為他們知道,要想徹底打敗羅馬已經是不可能的事,只有在對自己有利的情況下停戰才是最重要的。不過美因茨大主教還是礙於天主教的立場說了幾句硬話,雖然啥用沒有吧。

 見大家有些氣餒,魯伯特鼓舞大家:“各位不用擔心,我們還有波蘭、立陶宛,還有伊比利亞,另外奧爾良公爵的軍隊也在路上,我們只需要拖延敵軍一個月就可以了,到時候我們和他們決一死戰,一定會成功。”

 約翰放棄現在的想法,目前來看羅馬很快就會打過來,還是想想如何應對才行。

 由於五年才上交一次利潤,所以當地的羅馬商人開始利用這筆資金來做其他生意,比如放貸、匯兌,又或是招募移民擴張殖民地。

 而這樣的擴軍讓財政壓力繼續增大,好在埃及蘇丹靠將地皮搜刮三尺湊出來的35萬列伊和東方殖民地運送過來的20萬列伊減輕了一些壓力。

 同時,五年一次的東亞貿易收入運輸也送到了君士坦丁堡。以前是一年一收,但當時佔用的資源太多加上殖民緊張就改為五年一次。而這次的收入一共上交了200萬列伊。

 隨著大明與日本、朝鮮等國家的貿易興盛,羅馬作為中間商的地位逐漸重要。大明財政離不開羅馬的對外貿易。島津家的收入也離不開羅馬的貿易,更不用說朝鮮了。

 “國王陛下已經和那位彼得商討談判事宜來拖延時間,我們需要快速打擊,這樣才能在未來的談判中佔據優勢。”

 話音剛落,一位信使急匆匆的跑了進來。“大人,是來自熱那亞的消息。”

 羅馬人也在當地部落的幫助下探索更多的島嶼。在彼得登基這一年,羅馬人諾布爾沿著爪哇島向東,發現了一堆盛產香料的島嶼,各種香料都可以在這裡生產,諾布爾將這裡命名為香料群島,並正式納入羅馬的治理下。

 在東南亞的殖民地,甘蔗是主要作物,其生產的白糖除了運回羅馬,還會出售給當地或者其他國家。而在羅馬的影響下,當地的礦產也開發了出來,錫、銅、鐵等礦產產量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