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瑪聯盟 作品

第368章 殖民政策改進(第2頁)

 錫蘭是僅次於亞丁和安德羅尼柯的人口第三大省。擁有羅馬尼亞人500多人,當地民眾也是比較順從的,只要能讓他們活下去就行。

 當地的經濟作物和地理位置讓這裡重新煥發出活力,而且這裡的船隻都是由東印度公司提供,也就造成壟斷,畢竟船隻都是他們的。

 而距離這不遠的印度大陸上,南部兩個小王國已經被東印度公司打服。關稅都掌握在他們手中,而且國王還必須提供一些軍隊供他們使用。當地的商人想要與國外貿易也必須通過公司提供的渠道才行。

 這樣的霸王條款民眾沒有感覺,種姓制度下的他們只需要幹自己的事情就好。吠舍階層也開始依靠東印度公司的貿易來賺取錢財,公司的宗教政策也讓婆羅門不反對,在給剎帝利點錢就能夠平定當地的亂子。他們是來賺錢的,不是來治理的。

 直接收人頭稅太麻煩了,公司決定收間接稅,包括關稅和特定商品專賣產生的收入都是公司掌控。靠著這些他們能夠保持財政平衡。

 “大人,我國已經和奧斯曼的戰爭結束了,這是從君士坦丁堡傳來的消息。”

 梅森趕緊打開來看,奧斯曼滅亡,帝國疆域推進到凡城,如此巨大的信息量讓他們緩了一下。帝國如此蓬勃的發展肯定會讓東方貿易再次發展,加上殿下給他的承諾,家族肯定能在東方獲得一席之地。

 ————分割線————

 安德羅尼柯港作為連接阿比尼西亞唯一的港口繼續發展,中轉港的地位已經不能撼動。當地除了白人,更多的是黑人奴隸,他們負責建設當地的大型設施和防禦工事。而白人就是監視他們不能逃跑。

 咖啡貿易和船隻過路費是當地最重要的兩項收入,當地的氣候和地理不適合大量種植糧食,因此不能自給,每年需要從埃及進口。因此需要大量出口咖啡和其他貨物來彌補收支。

 相比之下,在東非海岸的騎士堡就顯得有活力多了。這裡原本是挺繁榮的,但當羅馬商人來到這裡做生意後,一些原本來自法蘭西的人直接搶劫了一些人的財產。導致當地統治者直接攻擊他們,他們只好被動反擊。利用火槍和船上的火炮來驅趕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