爪爪此世之鍋 作品

第880章 鄉音未改

一百五十多年前,修聯上層已經認識到黃昏症的巨大威脅。那時華族的玄法技術尚處於萌芽階段,回家之路遙遙無期。

 為避免種族血脈斷絕,修聯啟動天虞移民計劃,以期華族的後代在天虞世界開枝散葉。

 經過數百年的運作和發展,華族在天虞大約有十多萬移民定居,其中大多數在關係交好的欒族勢力範圍,當然也有少部分在其他地區。

 根據和各柱族的協議,這些移民不再是神州公民,受定居地當地的領主統御。鑑於外交上的考量,修聯沒有立場和移民們保持太過密切的聯繫。不過修聯也向所有移民鄭重承諾,一旦移民發生巨大危脅,血稅軍將不惜一切代價進行救援。當初陸遠在柴桑鎮奮力救援鄒思明的村子,正是履行這個承諾。

 這個承諾的期限是永遠。

 在這樣的背景下,一百五十年前,有十八對青年男女懷著期待和茫然,踏上了天虞的土地,來到劍灣領。領主沒有土地安置他們,就將他們扔到杳無人煙的黑沼自生自滅。

 這十八對華族兒女白手起家篳路藍縷,他們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開墾土地,和惡意滿滿的異族鬥智鬥勇,克服各種疾病、天災、蟲害。他們戰天鬥地搞生產,一心一意謀發展,到如今,羅湖農場已有居民七百二十多人,主要從事水稻種植,成為了劍灣周邊一處重要的產糧基地。

 當年的十八對青年男女早已作古,但他們的後代已經在黑沼站穩了腳跟。

 羅湖農莊的故事,是一百多年來華族移民的縮影。一百多年來,華族移民在天虞世界開拓進取,努力建設,其中有過波折,有過很多很多的苦難,有很多人客死他鄉。但有一點可以確定。沒有一個人坑蒙拐騙,沒有一個人乞討求生。

 就連先帝也曾親口稱讚華族移民,他的評價是:

 沒丟人。

 一句“沒丟人”,道盡百年滄桑。

 羅湖農場的居民在前幾天在報紙上看到消息說血稅軍出現在黑水坡,就預料到血稅軍這邊會遇上大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