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遠劍客 作品

第697章 金融危機帶來的機會(第2頁)

 照此情況下去,華國所謂的世界工廠地位,就將徹底淪為國外高端芯片公司的打工仔,完全變成賺辛苦錢的角色。

 這些還都只是最樂觀的情況,李大老闆通過“益達看盤”瞭解到,在川建國發現對華國的貿易戰無法取得他所預期的成效後,就將以芯片為武器,對華國發動科技戰,想要以此徹底鎖死華國產業升級的步伐,讓華國永遠成為低端工業產品的加工中心,永遠為老美打工。

 李月祺雖然很早就知道老美的險惡用心,但是對於大力投資芯片產業,卻一直心有疑慮,因為華國在芯片產業上要補的課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很多人一般認為,華國芯片不行,只是因為光刻機的精度不夠,彷彿只要我們擁有了可以加工先進製程的光刻機,一切問題就都迎刃而解。

 事實上,華國在芯片上面的不足,絕不僅僅只是光刻機的問題,而是整個產業鏈上的集體缺失。從上游的ic設計、硅晶圓製造,到中游的光刻膠,注塑工藝,再到下游的清洗設備,封裝測試,幾乎全面落後於國外先進水平。

 這些都不是簡簡單單砸錢就能夠提升的,而是需要整個工業體系的扶持。除非有國家級別的力量介入,否則世界上沒有一家企業能夠支撐起整條芯片的產業鏈的投入。

 這也是為什麼李大老闆對於芯片方面的投資始終並不熱心的原因,需要多少錢還僅僅只是一個方面,最關鍵的原因是,奇蹟投資作為一家金融公司,根本不具備那種產業級別的號召力,去支撐起一個產業鏈的投入。

 更重要的是,芯片再怎麼重要,說白了也是一種消費品,造出來的目的還是為了賺錢的。在老美沒有對華國芯片進行徹底封鎖之前,李月祺就算砸錢搞出一些低端芯片,也根本不可能賣得出去。結果很有可能是砸了無數的錢,造出來一堆昂貴且落後的產品,最後只能花錢買了教訓。

 所以奇蹟投資旗下的新能源實驗室內,其實有幾名芯片行業的人才,但是主要也只是在從事一些設計方面的研究,至於涉及到製造和工藝方面,奇蹟投資始終沒有涉及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