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矛盾的澳大利亞(第2頁)

 澳大利亞真正的支柱產業是服務業、房地產、礦產採掘,以及農業和畜牧業,服務業佔澳大利亞gdp比例70%以上,金融行業在服務業中佔比33%。

 澳大利亞的服務業的最大服務對象,就是華國,華國每年從澳大利亞購買800億澳元的各種人壽保險、醫療服務、航運保險、匯兌匯票往來等各種金融服務。

 除此之外,華國還是澳大利亞生產的鐵礦石、鋁土、煤炭、有色金屬、牛羊肉,小麥,葡萄酒等礦業和農業相關產品的主要買家。

 與此同時,華國作為澳大利亞的最大貿易國,每年向澳大利亞大量機電產品、移動設備、家電傢俱等工業製成品。

 由此可知,華國的經濟與澳大利亞互補性極高,幾乎不存在什麼競爭,華國經濟發展對澳大利亞應該說只有好處沒有害處。

 可是既然如此,莫里森那個老東西為什麼要追隨川建國玩命**呢?原因很簡單,澳大利亞缺乏安全感。

 澳大利亞是什麼地方?說白了就是流放之地。當年英國殖民這裡之後,殺光了這裡的土著居民。然後為了保住澳大利亞的控制權,把這裡當初了自己的“寧古塔”,從18世紀開始,英國就開始玩命往這裡流放罪犯。不論大罪小罪,輕罪重罪,都往這裡塞。

 在英國曾經有一段時間,流放澳大利亞在英國是可以替代死刑的執行的。

 也就是說,現代澳洲的白人絕大多數都是當年地痞、流氓、重刑犯的後代。正是這個原因,使得很多澳大利亞人從小受到的教育就非常奇怪。

 尤其是澳大利亞孤懸於太平洋西岸,遠離世界的中心,與他們同文同種的歐洲跟他們恰好隔了半個地球。

 可偏偏澳大利亞距離亞洲非常近,這裡人口密集,工業發達,尤其是華國崛起之後,澳大利亞人心中對於亞洲人就有一種天然的不信任。其實澳大利亞不止**,對於華國隔壁的霓虹國人同樣非常排斥,甚至對於印度阿三也沒啥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