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非是月 作品

第259章 恆星空洞中的生命和炸彈(第2頁)

 作為生物學方面的專家,嚴夏知道現在聯邦生物學會製造一些抗高溫的小白鼠,每1攝氏度的提升都是一項大進步了。

 和一般的材料學不同,生物材料學的進步可以用舉步維艱來形容。

 新的飛船幾年後就到達了恆星表面一頭砸進去,很快確定了空洞位置。

 在等待了幾個月後,嚴夏重新接收到飛船信息,此時飛船已經飛離恆星,並傳回了一些照片和視頻,看到照片的嚴夏驚訝無比。

 因為這一次的恆星空洞不同,裡面竟然有一座星城。

 這顆恆星剛被嚴夏命名為fs-17,直徑為148萬公里,裡面的空洞直徑為2973公里,整個空洞內部存在一座178公里直徑的星城,裡面有山有水甚至生活著生物,儼然就是一片小世界。

 這些生物都十分低等,它們肯定不是後來者,而是隨著空洞製造一併放進去的。

 “難道說那個文明在嘗試讓生命居住在恆星內部?”

 嚴夏不知道這樣有作用,付出遠遠大於回報,不過那個文明確實在這麼做。

 星城的天空穹頂,實際上有一些防光線和離子的作用,讓星城處於恆星內部也能維持宜居的生態溫度。

 裡面的環境像是一片雨林,不過到處都是一種蘑菇樹,看起來枝幹像的真菌,而葉子卻如同樹葉一樣,不過更加寬厚一些,甚至有點半透明,像果凍似的。

 這些蘑菇樹生長得十分茂密,交叉在一起掠奪天空撒下的陽光。

 生物看起來是有些怪異的,一些生物類似蝌蚪,但卻在陸地上用蛇是方式扭動身體前進,腦門子上長著一些觸鬚,這些觸鬚很短,觸鬚的末端是一個個眼睛,看起來讓人san值狂掉。

 還有一些其他類型的生物,不過都類似,有些像兩棲生物。

 “也可能是一個生物實驗場。”

 “畢竟這裡不像是有智慧生命生活過的樣子。”

 嚴夏打算讓飛船進去仔細研究一下內部,為此他可以等待幾十年,一個文明在這麼多恆星內部留下的東西,不應該這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