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非是月 作品

第218章 敵人正朝我方突圍(第2頁)

 ella在這方面浪費了太多太多的資源了。

 當然,這也並不是ella自己獨自做出的決定,還有嚴夏的影響。

 在開發天倉五的時候,ella甚至將其中的一個行星給嚴夏一個人住,可想而知,人類文明對如今聯邦的影響有多大,虛無主義太盛行了。

 不過似乎也多虧了這些虛無主義,滿足了文明聯邦內非常多的生命精神需求。

 精神需求滿足了,那麼現實中的矛盾就弱化了。

 這也是聯邦能夠長治久安,文化大融合的原因之一。

 現在的聯邦方方面面都和ella和嚴夏之前做出的決斷脫不開關係,這些決斷造成了如今聯邦軍事力量的孱弱,也造成了如今聯邦飛船這樣基建的眾多。

 可以說是利弊結合吧。

 在包圍圈收攏到臨界點之後,數以十萬億計的飛船展開攻擊,它們的攻擊單個來說完全不算什麼,但是集合在一起,每一秒釋放的能源總量相當於一顆恆星數十年釋放的能量的總和。

 如此恐怖的能量,如此全方位覆蓋的能量,絲文明發現自己就算張開防禦,以1:100的比例抵擋住那些能量,防禦依舊會被無情的撕碎。

 它們開始閃避。

 藉助恆星本身抵禦一面的進攻,而後朝著另外一面衝擊,只去抵擋漫天攻擊的不到十分之一的能量,這樣還能儘可能的減少損失。

 它們並未慌張。

 因為它們知道聯邦的能源儲存上限在什麼地方,而如飛船這樣的小單位,能源儲備絕對不會太多,所以它們只需要躲避幾次就行了。

 然而它們能想到的,嚴夏也想到了。

 所以飛船隻有第一輪的時候發動集體攻擊,之後就開始精準打擊。

 相當於掃射變成了點射。

 絲文明此時也開始還擊,但是它們發現聯邦的飛船並沒有太聚攏,就算利用大範圍的武器,也沒辦法制造有效的殺傷。

 大範圍是多少?

 1000個天文單位?

 就算如此,也不過六十分之一光年而已,也就說要覆蓋一平方光年的星空,得需要3600個大範圍武器,這基本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