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頭愚翁 作品

第139章 天下可霸(第2頁)

  劉永銘連忙說道:“七弟自小就愛練武,我是曾跟他說光練武沒用,萬人敵不是勇冠三軍,而是統兵御將。但我沒教他什麼呀,都是他自己跟別人去學的!他跟京城那幾個武將走的很近你又不是不知道。”

  “你自小機靈,不只是朕知道,曹相也常在朕面前誇你有機謀、有膽識呢!好了好了。且說剛剛所言之事,別的不提了。”

  劉塬看似好話,實則是在兩邊離間。

  一邊是告訴曹嶽劉永銘有心計、有本事,以後多防著點劉永銘。

  另一邊是告訴劉永銘,曹嶽對劉永銘有看破的眼力,即使劉永銘沒參政,他也時時刻刻都提防著。

  劉永銘堵著氣,坐在一邊不說話。

  而曹嶽卻是笑著解釋道:“只是皇上問起七皇子為人,故而應答。未有其他,六爺不必介懷。”

  劉塬瞪了劉永銘一眼,說道:“你且說你的,朕又未必會從你所說!”

  劉永銘不爽得說道:“拿這種事情問我一個對朝政什麼都不懂的人,合適麼?還不如看看史書裡,別的皇帝是怎麼做的呢。”

  “嗯?”劉塬此時對劉永銘的話極為感興趣。

  曹嶽一聽即明白了,他說:“六爺的意思是從古至今,未有北征而成帝業者。當從北征南,至淮過江。至於兩廣之地,傳檄可定。”

  劉塬點頭說道:“朕與曹相所想甚合。”

  “桓宣武有奇才而不可得其志,正因此古理!其能徵蜀,皆因運氣使然,而非氣運。氣運者,以國力優戰之機先也。而欲得江南必攻江淮,欲攻江淮必定江上,欲攻江上必得襄陽!此恆古之理也。”

  桓宣武即是恆溫,桓溫打到成都之時已成疲憊之師,成都城外,桓溫前鋒戰敗殆盡。

  桓溫鳴金收兵,卻因傳令兵誤會桓溫意思,擂起了總攻戰鼓,反而使得桓溫大軍做最後背水之戰,反而打贏了幾乎不可能能贏的仗。

  劉永銘馬上說:“我不是這意思哈!這是曹相自己說的!我可什麼都沒說,我也不懂這個!”

  劉塬沒理會劉永銘,他對曹嶽問道:“先滅齊、晉,後徵荊楚,沿江而下,可得天下乎?”

  劉永銘突然哈哈笑道:“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劉永銘的話像是潑了劉塬一臉的冷水,劉塬轉頭看向了劉永銘,生氣得問道:“小六子為何這般說!”

  劉永銘笑道:“滅齊、滅晉,接著就是滅漢了!怎麼可能你想什麼就是什麼!”

  劉塬對劉永銘的話有些生氣,正要訓劉永銘不要亂插嘴之時,曹嶽卻是為劉永銘辯解起來。

  他說道:“六爺之意應該是滅齊則齊存,破齊而齊亡。”

  劉塬眉頭一皺,問道:“此言何解?”

  曹嶽說道:“若滅齊,天下眾諸侯皆懼,聯眾而抗我大漢。蒙汗欲得江塞,契丹以中華衣冠自居。楚、宋、吳、唐,各自唇齒,其必同力復齊而攻我。如若破齊而存其半土,諸侯未有滅國之憂,派使者多以說合,且離間其盟,必不復朕軍抗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