摯筆 作品

第187章(第2頁)

當消費者無從判斷價值是高還是低的時候,他會去選擇一些他認為同類的商品去做對比,讓自己有一個可衡量的標準。

也就是說,人們買東西的時候總是會先做比較,才能判斷這個產品的價格是否合適,做出自認為最佳的選擇。

簡而言之,就是要有對比。

而對比的分界線便是價格錨點。

所以,商家要想將自己的產品飛快賣出去,就必須努力地讓自己的商品顯得很“值”、“性價比高”。

原本小姑娘這兩筐橘子都是良莠不齊,看不出任何出彩的價值。

但經過沈興的分筐,就有了大和小的明顯對比!

而明顯質量不同的商品,價格卻完全一樣,就會讓人產生一種佔便宜的心思,瘋搶大橘子!

這就是利用對比和暗示來營造幻覺的手段,動搖人們對於商品本身價值的評估!

這種手段放到現代社會可能不算什麼,在古代,絕對是別出一格!

想到這裡,朱正也不急走了,反而饒有興致的看著沈興幫小姑娘賣橘!

果不其然,不過短短半刻鐘,沈興就幫著小姑娘把籮筐中的橘子全部售賣一空!

“厲害呀!”不明所以的高全一臉敬佩看向沈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