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唯武器論(第2頁)

  一年十幾萬杆火銃!

  再聯想到自已兒子白王烜那練兵手段。

  朱由檢的嘴唇都有些發青。

  “瞧你們那沒出息的樣!”

  白王烜此時,倒沒覺得朱由檢什麼異樣,他只當後者是讓自已的產能給嚇著了!

  “這個自生火銃,又不是什麼高科技武器,咱這鋼鐵充足,不需要匠人們手工敲敲打打,直接的就可以用鋼棍來鑽槍管,而鑽床又是我特意發明的,上面安裝有刀頭,又裝上了多個刀頭,一個可以一起鑽三到五枝槍管,速度也快上許多,只消三五日,便可以鑽出來一根槍管!”

  “那這速度可夠快的啊!”

  崇禎皇帝驚呼一聲,他工部那裡的匠戶,鑽一根槍管至少需要半個月的時間啊!

  一旁,白王烜又解釋。

  “何況,我這已經是工業化生產了,分工明確,流水線作業,整個廠子,規模又大,裡面的工人有五千餘人,你說說,五千人啊,一個月才不過生產了一萬杆火銃,這算多嗎?”

  “呃……”

  朱由檢臉色陰沉,又詢問。

  “那你這裡,每杆銃子的價格多少呢?”

  “不多!”

  “一兩多銀子吧!”

  白王烜說道。

  “一兩多?”

  輪到咱們的崇禎皇帝又震驚了,他板起臉來。

  “不對啊,我聽你之前講過,這一杆銃子,得三兩銀子呢?怎麼造價突然間少了一半呢?”

  “那是之前!”

  白王烜翻了個白眼。

  “那是劉興手工打造的成本價,眼下咱這都大工業生產了?價格早特喵的降下來了,而且自打開了鋼鐵廠,我這的成本是驟降,如果不是咱的人工錢給的多,成本還能更低!”

  “是嗎。”

  崇禎皇帝苦澀一笑。

  與此同時。

  幾人已經步入到了廠房裡面。

  褐貝斯火槍,並不是什麼高技術含量的武器。

  在歷史上,工業革命前,僅僅只是靠著手工生產,印度阿三那邊,都能有年產量十幾萬枝的褐貝斯火槍廠。

  何況是開了外掛的白王烜這呢?

  眼下,走馬觀花的在廠房裡面轉悠了一圈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