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4章 互聯網思維


  搖搖招車的創始人王偉健是個牛人,李睿前世查閱出行大戰的各種資料時,對他的經歷也是十分唏噓。

  王偉健高中畢業沒有參加高考,先做了一段時間工人,在九十年代抓住了出租車廣告的空白點,一邊在報紙上尋找有廣告投放需求的公司,一邊僱傭大學生在街上攔出租說服司機合作,貼一條廣告給五元錢。

  靠著這種略顯粗糙的地推模式,王偉健第一年就賺了24萬塊錢,要知道那個年代工人的月工資也就兩三百元!

  賺到錢的王偉健又做牛奶生意,壟斷了他那個城市的全部市場,就在生意如火如荼的時候,他居然轉身去了楓葉國讀書,又迷上了無動力滑翔傘運動,甚至代表國家隊在世錦賽上拿到了獎牌!

  你就說這人牛不牛吧?

  這個牛人的第三次創業又選擇了讓他賺到第一桶金的出租車相關生意,早在2012年春節就上傳了第一版搖搖招車App。

  王偉健的經營天賦在這次創業中展現無遺,他先是在v博營銷發展種子用戶,等軟件上線之後,又以私信轟炸的方式做推廣,僅僅三週時間就獲得了一萬下載。

  搖搖招車一上線就如此成功,各種風投公司如同嗅到了血腥味道的鯊魚般蜂擁而至,據說過去兩個月王偉健見了三十多家風投公司的人,都想給搖搖招車投錢。

  王偉健這時候犯了一個最大的錯誤,他拒絕了所有的風投。

  在王偉健看來,區區十幾個人的團隊,一個月幾十萬的成本,這還需要融資嗎?

  而且王偉健也不理解風投的要求。

  風投們告訴王偉健,起始階段商業模式並不關鍵,首先要把用戶數和註冊量做起來,再引新的資本進入,頭幾年不需要考慮如何賺錢,只要考慮如何燒錢。

  這種模式和王偉健之前做生意的邏輯完全不同,他從來都是認為做生意是要賺錢的,哪有不賺錢只虧錢的道理?

  這就是時代的侷限性,王偉健以前做的是傳統生意,而互聯網思維是另外一種完全不同的路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