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34章 突然自我


  如果一切沒有改變的話,藝術品股份化交易的模式,很快就會受到政策的暴擊。

  前世津門文交所敢為天下先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之後,推出的藝術品獲得了市場的追捧和青睞,得到了非常大的經濟收益,頓時引起跟風和仿效。

  也就半年時間裡,全國各地一下子冒出六十多家類似的藝交所,都學習津門模式把藝術品份額化股票化。

  可是由於規則不清晰而且缺乏政策監管,這些股票交易所逐漸演變為一場場金錢遊戲,藝術品資產也被爆炒到非常離譜的價格,引發了不良社會反響。

  為了防止藝術品股票投機行為,有關部門在2011年11月發佈文件,叫停了各種藝交所。

  文件直接規定:除依法設立的證券交易所或國家批准的從事金融產品交易的交易場所外,任何交易場所均不得將任何權益拆分為均等份額公開發行,不得采取集中競價、做市商等集中交易方式進行交易;不得將權益按照標準化交易單位持續掛牌交易……

  這個文件直接把藝交所模式判了死刑,各地藝交所紛紛倒閉,留下了一堆爛攤子。

  李睿當然知道這件事,所以他才怕其他同行亂來,把這個行業徹底搞死。

  在同行們亂來之前,他需要做點事情,先把海藝交所摘出來。

  “繆所長,你找個時間,我們一起去文化協會,金融協會,證券協會拜訪一下,邀請他們過來參觀和監管。”李睿道。

  繆博愣住了:“你說什麼?請他們來監管?”

  繆博還以為聽錯了。

  藝交所這個模式比較特殊,處於一個灰色真空地帶,無論是文化協會還是金融協會證券協會,似乎都有管理的權力,又似乎都管不著。

  沒有人監管多舒服啊,想怎麼做就怎麼做,繆博實在不明白李睿為什麼主動找麻煩。

  他又哪裡知道,只有讓監管部門也嚐到甜頭,成為利益共同體,才能達到“法不責眾”的目的,海藝交所才能走的穩走的遠走的快。

  最好是建立一個以海藝交所為模板的標準,獲得政策上的支持,把其他達不到標準的同行淘汰,然後稱霸這個規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