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 作品

第286章 “殺瘋”了的李邦華,質問群臣(第2頁)

  群臣懵了,看著李邦華滿是不敢置信。

  好好的聊天,怎麼就背上了這兩個抄家滅門的大罪。

  湯賓尹和丘瑜兩人嚇得一個哆嗦,隨即看著李邦華,滿臉的怒容。

  “李邦華,理念不同儘管辯論就是,搞這些做什麼?”

  “李邦華,你要是不把話說清楚,本官就要告你一個大不敬之罪!”

  面對兩人的憤怒,李邦華不慌不忙,眼中滿是冷冽之意。

  “諸位大人,百姓有自己的田,就能盡心耕種,以期待獲得更多的糧食,五畝地產的糧食和百姓的所需這筆賬你們自己算,

  百姓有了餘錢,會不會送孩子去讀書?

  畢竟讀書能改變他們的命運,哪怕希望渺茫,中不了三甲,當個秀才,甚至是賬房,都比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好吧!

  你們禮部、國子監是培養學子的,難道你們培養出來的讀書人都會造反?

  那本官倒是想問問,你們教的是什麼?教的是儒家的忠君愛國、捨生取義、禮義廉恥、仁孝忠義呢?還是教造反的?

  那要按照你們說的富足生亂心,那是不是這朝堂之上的眾人和國子監的貢生們都要搞事情?是不是都要拉出去砍了?

  你們更是害怕讀書的貧民子弟多了,搶佔了士紳富商子弟的科舉機會,

  說小了是打壓平民子弟,往大了說你們這是讓朝廷失去很多優秀人才,阻礙朝廷發展。”

  我艹尼瑪……

  這是朝堂之上所有官員的心聲,看著李邦華的眼神滿是無語。

  李邦華這邏輯雖然有些胡攪蠻纏,但細細分析是有道理。

  孩子能懂什麼?還不是縣學裡的教諭等教導的?

  平民子弟多了,科舉人數增加了,三甲人數卻是沒變,競爭不就是增加了?

  看著湯賓尹和丘瑜兩人的眼神滿是憤怒。

  無論此事最後結果怎麼樣,這兩人與眾大臣的關係再也不會和之前那樣密切了。

  今日這番辯論傳去,國子監的貢生和天下文人會將兩人罵死,平白無故的扣上了一個潛在造反者的名號。

  “陛下,臣沒有這個意思,李邦華在曲解臣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