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見趙玉平


  趙玉平時是華夏農業大學食品與科學院的院長。

  這些天,他遇到了一個麻煩。

  他們學院的釀酒專業的幾個教授,研究出一種新型的酯化酶,這種新型的酯化酶,不僅可以提高出酒量,增加酒的香味和品質,而且也能夠明顯減少酒麴的使用的數量。

  可以說是一個非常有研究價值的科學科研項目。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十分有研究價值的科研項目,卻面臨著被閹割的局面。

  主要原因就倆字兒:沒錢。

  畢竟釀酒行業並不是什麼大的學科,嚴格來說,食品行業也並不是說學校非常重視的學科門類。

  每年國家給的他們院研究費用並不多,能夠分攤到釀酒行業這幾個教授手裡的就更少了。

  這就導致有好多好的項目,根本沒有辦法進行。

  可是現在錢是硬道理,沒有錢,真的是什麼都做不下去。

  但是這幾個教授已經來找了他好多次,甚至都說出來,如果他們再不能研發出什麼項目,他們這個釀酒專業,就連學生都找不到了。

  釀酒行業畢竟是食品行業裡的一個大的分支,華夏農業大學作為全國最好的農業大學,不可能把這麼一個好專業給砍掉。

  但是如果他們學校在這個專業一直沒有什麼建樹。而且也不能培養出什麼好的人才,那麼他們存在的意義就不大了。

  就在趙玉平苦惱的時候,來自齊魯省的一個釀酒公司廠長找到了他。

  沒錯,這個廠長就是劉寶助。

  那天劉寶助在聽了劉昊陽的建議之後,在安排好公司的事情後,就出發來到了燕京。

  畢竟全國最好的農業大學就是華夏農業大學。如果跟這個學校進行合作,那麼對於蘭陵酒廠來說,絕對是一個最性價比最高的合作對象。

  通過朋友介紹,劉寶助見到了食品科學院的院長趙玉平。

  劉寶助是做技術的,沒有太多的彎彎繞繞,見,趙玉平之後。

  劉寶助直接就提出想和華夏農業大學進行生產,研發,學習的合作。

  趙玉平聽後頓時樂了,這不正是瞌睡有人送枕頭。

  不過趙玉平也有些為難,畢竟工廠和大學合作,在這個年代還是非常稀缺的事情。